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85,91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台湾中文书出版品 > 藏密度亡經:中陰聞教大解脫
藏密度亡經:中陰聞教大解脫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藏密度亡經:中陰聞教大解脫

作者: 丘揚創巴仁波切
出版社: 知識領航
出版日期: 2005-09-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靈鷲山心道法師深感譯者創巴仁波切譯筆慈悲精妙,讓芸芸眾生究竟佛法精微之處,誠摯推薦給每一位渴望領略生命奧秘的人。

  ◎《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如此看《藏密度亡經》──「讓殊勝的中陰救度法契入現代心靈的里程碑。」

  ◎《藏密度亡經》中譯者鄭振煌教授將在九月二十一日於市長官邸文藝沙龍開班講授生死學,本書為課程指定教材。

  「我因心識投射的暴亂景象而生死流轉,
  在屏除一切畏懼的光道上,
  唯願寂忿諸尊引領於前,
  空行母眾護佑於後;
  助我走過中陰的險道,
  帶我進入圓滿的佛境。」
  ──《藏密度亡經》

  《藏密度亡經》揭示了「生固欣喜,死亦無懼」的殊勝智慧,生是階段,死不過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創巴仁波切充滿智慧的講釋,清楚簡潔地闡釋《藏密度亡經》所教導的生死學法門。所以這本書不只引導臨終與已逝者,也引導生者──就在當下,生死出現在每個人身上。經中描述的細節,幾乎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而不只是死後才出現的景象或幻覺。只要要修行得夠,面臨死亡和中陰就不會過於驚懼疑惑,因為我們已經下過功夫,參過生死這門學問了。

  《藏密度亡經》不只講述死亡,而是以全然不同的觀點來看待死亡。我們也可以將它當成《藏密度生經》。死和生之間是連續的,在「中陰」階段,亡者的心識往往處於夢境般的恍惚狀態,經驗到法性中陰、名光、受生中陰,也會看到來世的父母或是出生的環境;中陰經驗可以從我們經歷的六道輪迴,也就是從我們的六種心理狀態來看待,也可以從接近我們的不同聖尊來看待,如同本書所說:頭七天出現寂靜尊,最後一七則出現忿怒尊;聖尊之中有五如來、嘿嚕嘎與八方位寒林女噶烏利,這些其實是虛妄想像,是業力牽引的結果;此時生者應唸誦《藏密度亡經》告訴臨終者:「你正在死亡,你正在離開你的親朋好友,你最喜歡的環境將會消失,你將離我們而去。但是同時,也有什麼會持續下去;你跟朋友和教法的正面關係會持續下去,所以繼續培養那基本的延續,它跟自我無關。你去世時,會經驗到各種精神上的衝擊:離開身體的衝擊,舊時的記憶也會如幻覺一般浮現。不管出現什麼景象和幻覺,只要觀照正在發生的事就好,不要逃跑。待在那裡,觀照就好。」生者的開示是臨終者的支持力量,給臨終者清明穩定的情境,導引他憶起正念,屏除對紅塵俗世的貪戀,得聖文武百尊之救度而解脫輪迴之苦,往生淨土佛國。

  佛說世界虛妄不實,看穿虛妄方能證得空性智慧。常人都從顛倒、自我中心的觀點來經驗整個生命,所以無法知道世界的真實本性。創巴仁波切在前言中說道:「我八歲時接受上師的灌頂與訓練,並且學習引導臨終者。因此從那時起,我每星期大約探望臨終者或亡者四次。如此不斷接觸死亡的過程,尤其看到自己親朋好友的死去,對本教法的弟子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這樣才能讓無常的概念成為活生生的經驗,而不是哲學觀點。」創巴仁波切的講釋格外生活化,將生死學法門轉譯為人們容易認同的語言,讓芸芸眾生究竟佛法精微之處,領略生命的奧秘,進而獲得身心靈的平靜與安頓。

《新書預告》12月將推出丘揚創巴仁波切另一巨作
《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愛》(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

  「恆持歡喜心」這句口訣的重點是一直維持歡喜滿足的心。意思是每個惡緣都是好的,因為它激勵你修法。別人的惡緣也是好的:你應該分擔並承受它們,當作是別人修行的延續。所以你的修持也應該包含承受他人的痛苦。那種感覺其實是很好的。──《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愛》

  本書能喚醒你的心,生起對世界的慈悲與愛。幾個世紀以來,西藏佛教徒以書中五十九句口訣幫助禪修者憶持修心,在生活中實際地淨化我執,培養柔軟心和慈悲心。本書中每句都有西藏禪修大師丘揚創巴仁波切的講釋,著重以智慧和慈悲來啟發世人——學會接納世界,也接納自己——把生活中的每一面向和修行結合,在覺悟道上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作者簡介

創巴仁波切(1940~1987)

  是藏傳佛教在西方講經弘法的第一人。創巴仁波切成長於西藏,接受了正統的藏密噶舉派佛法養成,二十歲時率僧人翻越喜馬拉雅山流亡至印度,其後輾轉前往西方, 1967年與阿貢仁波切在蘇格蘭創立第一所藏傳佛教海外靜修中心──三昧耶林;創巴仁波切的佛學素養高深且熟諳西方思惟,為藏傳佛教弘揚海外奠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藏傳佛法道統著重經典傳承的準確與學術性,使得渴慕求道的西方人備感艱難;而創巴仁波切首度突破了這一堵文化高牆。他認為佛法是精神與世俗的合一,以獨特的方式向西方追隨者闡釋佛法及禪修之道。創巴仁波切講論佛理不拘形式,從心所欲地將抽象的理念運用在每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經驗,也因此在西方掀起一股藏密修行風潮,追求心靈解放的的花童世代(flower children generation)深受創巴仁波切的行誼吸引,視其為精神導師。

  創巴仁波切由世界屋脊遷徙到大洋彼岸,一生正如他的第一本英文著作「動中修行」(Meditation In Action)──修行是他畢生前進的方向與志業,著作包括《香巴拉:勇士之聖道》(Shambhala: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突破修行之物質觀念》(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和《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愛》(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

譯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資深佛學弘講者,學生時代即活躍於佛學社團,修習佛法至今三十餘年,曾翻譯享譽盛名的《西藏生死書》等多種佛學書籍,亦曾為達賴喇嘛、一行禪師等大師擔任口譯。現為慧炬出版社副董事長、慧炬雜誌發行人以及「寶蓮淨土專宗佛學院」首屆院長,也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教職。


目錄

圖片說明前言◎創巴仁波切引言◎法蘭薩斯卡‧弗曼特講釋中陰聞教大解脫祈請文祈請諸佛菩薩救度文六種中陰根本頌中陰險道度脫祈請文護免恐懼中陰祈請文梵字發音法梵字辭彙表參考書目中英對照索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