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呂赫若日記(兩冊)
呂赫若日記(兩冊)
上一张
呂赫若日記(兩冊)
下一张
prev next

呂赫若日記(兩冊)

作者: 呂赫若/著
出版社: 印刻
出版日期: 2005-01-2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200.00
市场价格: RM184.60
本店售价: RM162.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呂赫若日記》是呂赫若以日文書寫在東京出版的「當用日記」冊子上,時間是:自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至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為呂赫若已發表的創作、評論及小說集《清秋》之外,唯一歷盡劫灰而殘存的文字資料。紀錄了呂赫若文學藝術活動最活躍的三年的生活與交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此次以套書分兩冊出版,一為日文手稿翻印本(全彩印刷),一為中文翻譯本。中譯本除全譯外,在必要處多方注釋,提供背景資料,同時,將日文書寫的日記原件掃描複製,以幾近原書重現的方式推出手稿本,供研究者參照,亦讓一般讀者透過閱讀呂赫若筆跡而更貼近呂赫若。
作者簡介
呂赫若

  本名呂石堆,一九一四年出生於豐原潭子鄉栗林村,十五歲考進台中師範學校,一九三四年畢業分發新竹峨眉國小任教,同年結婚,並開始寫作,一九三五年小說〈牛車〉發表於日本《文學評論》雜誌。

  一九四○年,呂赫若辭去教職,前往日本學習聲樂,師事長●好子,並參加東京寶塚劇團;受當時日本文藝風氣啟發甚多。一九四二年返台,擔任《興南新聞》記者,加入張文環主編的《台灣文學》,發表〈財子壽〉等重要作品。次年,與呂泉生等人籌組「厚生演劇協會」,推動新劇。一九四四年出版小說集《清秋》,為日治時期台灣作家首次發行的單行本作品。

  戰後,他懷抱著知識份子的理想與情思,通過蘇新介紹,進入《人民導報》、《自由報》,並鍛鍊中文寫作能力,前後擔任建國中學、北一女音樂老師,對二二八事件前後的台灣文化多所關注與行動,進而投入地下反抗工作,流亡台北石碇鹿窟武裝基地,於一九五○年遭蛇吻致死。

  呂赫若的文學,擅長剖析日治時代社會結構的不合理與缺陷,冷靜描述農村經濟破產造成的悲劇、鄉村知識青年的苦悶及婚姻,對女性題材亦有創見,其生涯雖因時代傾軋而如流星墜逝,但在文學、聲樂、演劇方面留下令人難忘的炫目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