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上一张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下一张
prev next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作者: 威爾.杜蘭、艾芮兒.杜蘭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11-03-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70.00
市场价格: RM41.60
本店售价: RM36.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歷史?

  耗時50年的鉅著,用一本200頁的結論告訴你為什麼。

  本書是世界知名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用50年時間、周遊世界各國完成的《世界文明史》最終結論
。他因這部大書獲得普利茲獎,本書英文版在這50年間不斷再版,成為不朽作品。

  《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是二十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一套歷史著作,因為淺顯易懂卻又見解深入,被推崇為「二十世紀的《史記》」、「評論人類文明的《離騷》」這部鉅著多達11卷,涵蓋了每個時代、從東方到西方各國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學、哲學、藝術、音樂等領域。

  你當然沒有時間、甚至不可能看完這整套書
(世界文明史目前已沒有繁體中文版),但是你絕對可以很快讀完這套鉅著的最終結論──就是本書。

  作者以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在本書一開頭即點出:學歷史的人在完成研究工作後,通常得面對下面這個挑戰:

  「研究歷史有何用處?只是聊些城邦興亡、理念的消長,並重述些君王崩殂的悲慘故事」嗎?對此,威爾.杜蘭指出:

  「比起那些很少看書、光聽街談巷議就自認對人性了解一二的人,你有沒有更透徹的領悟?你能否藉歷史燭照出現今的情勢?藉歷史之見做出更好的判斷及決策?進而預測人類未來的動向或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

  《世界文明史》原本不含本書,本來想寫十三卷,但在這本簡介兼結論寫完之後,威爾.杜蘭就此停筆,原因為何留給後人許多推測。威爾.杜蘭撰寫這套書的目的已經在這本「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the lesssons of history」充分表達了嗎?你必須自己來看看,這本書對於我們了解現今的世界,有多大功用:

  地理是歷史之母:地質會影響歷史,但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知識份子是個別教育、機會與經驗的結果,沒有證據顯示這會經由基因來遺傳。

  人性改變歷史,但歷史並未改變人性:看看叛變者,他們在成功之後,卻仍採取他們先前所譴責勢力的行事風格。

  道德標準一直在變:好鬥、殘酷與貪得無厭,可能是人類興起的遺跡,而非墮落的汙點。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所有經濟史其實是社會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分配是舒張,在關鍵時刻,人們會立法重新分配財富,或來場革命導致均貧。

  戰爭是歷史常態,和平不是:有些衝突根深蒂固,很難用協商解決。世界秩序靠的是某一強國的重大勝利。

  本書由幾個主題──地球、生物、種族、人性、道德、宗教、經濟、政治、與戰爭──來探究歷史對人類天性、行為、及未來的看法。

  作者認為,面面俱到的觀點並不存在。畢竟我們無法全盤了解歷史,因此我們得有「歷史是片面」的認知,我們必須「暫且安於目前臆測」的態度;對於歷史,也該和科學、政治學、相對論和其他法則一樣,抱持懷疑的態度,然後以自己多方思考的方式來驗證。

  這是一種必須抱持的人生態度。讀史,可以幫我們做到。

作者簡介

威爾.杜蘭(Will Durant,1885-1981)

  美國麻省北亞當姆人,生於1885年。他先後在紐澤西聖彼得學院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受高等教育,1907年他曾擔任報社的實習記者,卻發現這個工作與自己個性不符,於是他在1911年成為佛利爾
(
Ferrer)中學的教師,並與學校的一名學生(就是他的妻子艾芮兒.杜蘭)墜入情網,辭職後與她結婚,兩人不僅相愛更有志一同,杜蘭夫人對於文明史的出版亦有實質貢獻(後面幾卷是作者和妻子共同合著)。

  之後威爾.杜蘭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追隨毛根
(Morgan)和蓋爾金(Calkins)專攻生物學,並在伍伯利
(Woodbridge)和杜威(Dewey)的指導下專攻哲學,1917年獲博士學位,並開始教授哲學史和文學史。

  1926年他出版《哲學史》獲得出乎意料的廣大回響,他因此從教職退休,專門從事《世界文明史》的撰述,為了蒐集資料,他多次環遊世界,從歐洲到中國等地,這些旅行為他的第一卷《東方的遺產》提供了背景知識,1951年他和夫人到義大利為第五卷《文藝復興》找材料,到第十捲《盧騷與法國大革命》出版時,杜蘭夫婦已為《文明史》耗去40年以上的光陰。

  除了《世界文明史》巨著之外,威爾.杜蘭還著有《哲學的故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歷史中的英雄》等著作,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文明史的必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