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
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
上一张
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
下一张
prev next

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

作者: 朱真一
出版社: 台灣大學出版
出版日期: 2011-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40
本店售价: RM33.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1965年WHO宣布臺灣為瘧疾根除區,這是臺灣的驕傲。

  當年這群醫界前輩如何進行瘧疾防治,如何以醫學外交與世界接軌?

  「熱帶醫學」主要是研究熱帶疾病之學門。熱帶疾病包括在熱帶地區發生的所有疾病,其中以感染寄生蟲的疾病占了一半以上。而瘧疾是寄生蟲病之一,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居住在瘧疾流行地區,每年有二百萬至三百萬人死於瘧疾。臺灣曾經是瘧疾流行的地區之一,對瘧疾防治工作始於日據時代;具有規劃性的防瘧工作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展開,於1948年在屏東潮州成立「臺灣省瘧疾研究所」。歷經十七年的努力,防治成果豐碩。1965年WHO宣布臺灣為瘧疾根除區,這是臺灣的驕傲。

  本書詳實介紹多位抗瘧前輩,計有:連日清博士、謝獻臣博士、陳錫(火宣)醫師、梁(金廣)琪醫師及日據時代的森下薰博士等,文中亦提及許多外籍顧問及國際機構對我國的支援;此外,更介紹了對臺灣寄生蟲學之發展深具影響力的許雨階教授和高樂士(John Cross)博士。其他如彭瑞雲醫師和周聯彬博士也曾經加入抗瘧行列,二人後來轉戰於家庭計畫之公共衛生領域;同時,對范光宇博士與夫人陳櫻次女士積極推動公共衛生及婦幼保健的事蹟,本書也有所著墨。

  書中進一步描述,臺灣這一群抗瘧前輩於完成任務之際,更將他們的寶貴經驗推廣至未開發國家,協助這些國家進行防瘧工作,臺灣醫療與國際交流的序幕也隨之展開。

  本書的一大特點是:朱教授將每位前輩的經驗彙整後,有系統地敘述其付出之辛勞與重要貢獻,讓讀者很容易瞭解臺灣根除瘧疾的經緯,又不失史書的原味,尤其是書中所引用的資料豐富,可提供後學者參考。

  未來,期盼朱教授能夠繼續不斷地為醫界、學界與社會大眾出版有關臺灣醫學史方面的好書,以促進醫學生、醫療人員及有興趣的讀者對臺灣醫學發展的認識。

  長年旅美的作者朱真一醫師,多年來積極蒐集熱帶醫學相關資料,與早期醫界前輩們書信往來,力求詳實撰述。每每找尋醫史資料時,看到臺灣的成就與貢獻,他總是油然而生「與有榮焉」之感。這些令人驕傲的醫學榮耀,臺灣民眾多所不知,連醫界人士也不甚清楚,他認為有必要記錄下來,與全民分享。

  朱真一寫下這些與醫學有關的歷史,另一個原因是,臺灣人應掌握臺灣醫學史的詮釋權。他從醫學院畢業後就離開故鄉,遠赴美國求學,到美國後,才益發覺得臺灣醫學史的寶貴。

  本書感謝許多醫界前輩共襄盛舉,慷慨提供資料,共同寫下正確的臺灣醫學史。

作者簡介

朱真一醫師(Jen-Yih Chu MB, Ph.D)

  1940年生,新竹中學畢業,1965年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赴美後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獲營養學哲學博士,後又繼續小兒科及小兒血液及癌瘤學訓練。1975年起任職聖路易(St. Louis)大學醫學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曾任小兒血液科及繼續醫學部主任。

  2006年8月退休擔任名譽教授。在專業領域之外,特別關懷臺灣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醫學史、醫學人物故事、教育、人文及客家文化等。曾獲「賴和紀念特別獎」、「客委會客家貢獻獎」、「美國臺灣人生物科學會服務獎」、列名Marquis Who’s Who in America等殊榮。除專業著作外,尚有《早期留學歐美的臺灣醫界人士》、《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看臺灣文學寫臺美人文學》等文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