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太后與我﹙穢亂清宮﹚
太后與我﹙穢亂清宮﹚
上一张
太后與我﹙穢亂清宮﹚
下一张
prev next

太后與我﹙穢亂清宮﹚

作者: 埃蒙德.巴恪思
出版社: 印刻
出版日期: 2011-07-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99.00
市场价格: RM76.80
本店售价: RM67.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慈禧太后的英倫情人  
塵封68年的清末宮廷性祕實況 
百年前同性戀者在北京的歡愛樂園

  《亞洲周刊》獨家報導 
「寫給一個逝去時代的性愛情書」

  ……在我們眼前展開的,是一幅絕美、感官爆炸、所有物件皆漂浮鬆脫的詩意盎然的愛之太虛幻境。而這似乎是納博可夫《羅麗泰》,或徐四金的《香水》,或波赫士的《阿萊夫》,以讓人眼瞎目盲的爆炸感官達到的──它們早已遠遠超過「精神病學的案例」、「藝術作品中贖罪的觀點」,或「感官與美感之間的精確畫分」,如「地下室的某處燃亮……在可企及遠處的熾熱,安靜引爆」(納博可夫)──這個不可思議的慈禧,到了書的最末章,竟讓我們驚駭震撼地以這樣的一段文字,同感於作者恐怖、哀慟,時光將一切吞噬的空無,但那後面又像烈焰中的金閣矗立無比輝煌的,他曾目睹經歷的,如夢幻泡影,瞬間爆漲瞬即塌縮的宇宙,所有亭台樓閣、湖山畫舫、女王的眷愛與威嚴……成為他自己一個人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駱以軍

  如果沒有想像,記憶全無用處。想像是不可知論者對於永恆的真實頌歌,它用青春的晚霞照亮逝去的時光。這些關於過去的美好幻景,即使不能讓人生活得更美好,至少可以助人面對生活的煎熬。「活過,愛過」:我復何言?

─埃蒙德.巴恪思

  他徜徉在一個曾經擁有繁榮藝術和燦爛文學、現在業已消失的王朝,在一個非比尋常的宮廷中出入,與他交談之間,他所遇的那些生動多彩、如今已經屬於歷史的人物都回來了,在他的言語中栩栩如生。

─雷哈德.賀普利

  披露京畿貴族、伶人、太監間的同性戀盛景,慈禧的性生活與宮廷爭鬥,慈禧與光緒的真正死因,以及作者與慈禧4年的性關係。文字描寫充滿細節與現場感,對話亦生動貼合,使人很難不相信其內容的真實性。

作者簡介

埃蒙德.巴恪思
爵士

  生於1873年英國約克郡列治文市(Richmond),祖上是曾經顯赫的奎克
(Quaker)家族。長子,承襲男爵爵位,就讀牛津大學。1898年來到北京,1944年去世。精通漢語、滿語和蒙語,為《泰晤士報》以及英國外交部的翻譯。1903年,滿清政府擢升他為京師大學堂(後為北京大學)法律和文學教授。一年後成為英國外務處專員。1910年巴恪思與《泰晤士報》記者布蘭德(J. O. P. Bland)合著《太后統治下的中國》(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一書,出版後旋即風靡世界。該書首次以獨特視野,向讀者展示中國帝制史上最後一位強權統治者慈禧太后與搖搖欲墜的清朝形象,被傳為曠世之作。之後繼續與人合著《北京宮廷回憶錄》及編寫英漢辭典。1943年以71歲之齡寫作此書與另一本懷想早年歐洲歲月的《往日已逝》,1944年1月8日去世於北京。1976年,特雷弗羅珀出版了《隱藏的一生:埃蒙德.巴恪思爵士之謎》,之後改為《北京隱士》,描述了巴恪思相對陰暗的一面。

編者簡介

雷哈德.賀普利

  1930-1941年間是北平協和醫學院的職員,太平洋戰爭期間為瑞士榮譽領事,負責美國、英國和荷蘭在北京的事務。因之與埃蒙德爵士相識,為其故事所震撼,而勸說埃蒙德爵士寫下來。

譯者簡介

王笑歌

  小說家,翻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