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18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文化研究 > 製造敵人的文化
製造敵人的文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製造敵人的文化

作者: 馬可‧克黑朋
出版社: 果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05-1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20.00
市场价格: RM33.80
本店售价: RM29.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生戰爭?
為何會充滿混亂?
為何永遠離不開仇恨、對抗與壓迫?
這些人為的災難,難道是永恆的宿命,永無止境的詛咒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幾百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幾千萬;依照人口的成長,以及戰爭武器的進步,將來若再有世界性的大型戰爭,傷亡必然是幾億萬人。這場可怕的未來災難,難道無人警覺?或者無法避免的嗎?發生在美國的九一一自殺性攻擊,讓這種末世災難的恐懼感,時時縈繞在我們心頭,揮之不去。

  本書作者為法國文化學者克黑朋,他認為戰爭與對立並非人類的宿命,事實上,在正常的世界秩序狀態下,人類的合作、交流與融合的關係,遠遠大於仇恨與對立的關係。但是,美國的智庫學者卻把人類對災難的恐懼感,理論化成一種定論,認為不同文明之間必然產生衝突。這樣的論述以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為代表。由於美國攻擊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緊接而來,所以杭停頓就順理成章成為戰爭災難的預言大師了。

  克黑朋直言杭亭頓的理論是一種「製造敵人的文化」,明快地抨擊這是一種文化的二分法,完全無顧文明之間充滿交融互補的可能,完全漠視文明自身有著豐富且多元的面向,完全是用最粗糙的「非我族類」的原則,宰割複雜的文化問題。

  其實,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被某些美國的智庫學者看成是災難的根源,但在克黑朋眼中,這才是世界之所以豐富、美好,甚至世界之所以能夠相互學習、幫助的最重要基礎。

  本書法文版出版後,引發日本文化界的廣泛注意與討論,因此本書的日文版另附有三篇份量十足的日本文化界人士的討論文章,使原書更加富有可讀性。台灣的中文版,特別取得法方與日方兩地的版權,把這一重要的世界性文化議題,完整地呈現到台灣讀者的面前。

  台灣雖與九一一事件無直接關係,但在政治文化上也常常陷入二分法的災難危機中,透過克黑朋的論點,或許我們會發現不同文化之間和平共處的智慧。

作者簡介

馬可.克黑朋(Marc Crepon)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入學典試長,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研究主任,同時為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大學、社會科學高等學校及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教授。德希達學派第三代的代表學者,專研德國哲學、語言文化和民族主義之間的關係,以及法國現代思想。

譯者簡介

李鳳新
  筆名墨科,1967年出生,旅居法、日、台,以文化哲學與藝術相關方面的寫作、及中法日文翻譯為主。歷中國文學及西洋藝術史與考古學研究,曾任國際藝術節藝術企劃、展覽導讀策劃與翻譯等工作。譯作除本書外,譯有中川陽介導演的電影《日正當中的星空》劇本等。


目錄

1-1中文版序
1-2日文版序文
1-3法文版原序

2-1文明概念的問題

  • 文明概念的誕生
  • 複數文明與西洋的危機意識
    1.文明的獨自性
  • 作為「最終境界」的文明
  • 差異的本質化
  • 文明論的不可能性
  • 歷史的還原作業
  • 伊斯蘭社會中的民主主義與原教旨主義
  • 文明與民主的價值
    2.文明的一致性
  • 兩種一致性的虛構
  • 被單純化的因果關係
    3.文明生成變化的圖樣
  • 文明式微的教條
  • 文明的透過性

    2-2製造恐懼的文化、製造敵人的文化

  • 製造恐懼的文化
  • 雅斯培的和平三條件之說
  • 製造敵人的文化
  • 「敵友」理論的挪用
  • 作為交換結果的諸文明身份認同

    ※延伸論述

    3-1文化與翻譯 

  • 翻譯──作為世界市民的地平線
      1.以本雅明翻譯論為指標
      2.本雅明向文化擴展的翻譯論
  • 翻譯──在批判的地平線上
      1.解構文化
      2.與文化人類學的參照
      3.橫跨文化的翻譯

    3-2共處──關於意象、影像與死亡的思考 

  • 「時事新聞」的製造和表現
  • 死亡影像的集體用途與目的
  • 分享和分擔(或不分享、不分擔)與「死亡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 《第七封印》
  • 我們對死亡的思考是什麼?
  •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斐多》
      1.《斐多》所透露的問題
      2.記憶的問題和「死亡的影像」
      3.思考性(或思考性的缺席)之政治賭注
  • 對影像和意象的進一步分析

    ※附論

    4-1附論一:法、歷史、政治 桑田禮彰

  • 法與歷史
  • 法與政治
  • 暴力、非暴力的構造
  • 罪惡感的文化=自律

    4-2附論二:文化力的追求 出口雅敏

  • 批判「文明衝突」論的社會與接納「文明衝突」論的社會
  • 現實社會的文化場域─文化觀的對立、攙雜、取捨選擇
  • 文化觀點的政治性
  • 在文化充斥的時代之文化敗北
  • 文化力的追求及其條件

    4-3附論三:概說本書兼談從人文書批判之契機 白石嘉治

  • 文化本質批判或「文明衝突的欺瞞」
  • 人類的單一性或「文化與翻譯」
  • 人文書批判的契機

    4-4附論四:未濟、許諾與永久和平 李鳳新

  • 不假他求──自我批判之必要
  • 未濟、許諾與永久和平
  • 從世界思考

    6-1特殊用語、術語、人名中外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