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台湾中文书出版品 > 單細胞繪本八冊 (炎、十三座海洋、深夜加減一點、午后,在家喝咖啡、我想念你、半熟卵女生宿舍、愛睏、幸福魚缸裡的碎星星)
單細胞繪本八冊 (炎、十三座海洋、深夜加減一點、午后,在家喝咖啡、我想念你、半熟卵女生宿舍、愛睏、幸福魚缸裡的碎星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單細胞繪本八冊 (炎、十三座海洋、深夜加減一點、午后,在家喝咖啡、我想念你、半熟卵女生宿舍、愛睏、幸福魚缸裡的碎星星)

作者: 角子等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05-07-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50.00
市场价格: RM115.40
本店售价: RM101.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炎》

  受困在星座圖中的天文學青年、迷途的猴子、海邊修行的磁性人、古代牧羊人和走失的羊、住在女孩腦中的女祭司,以及專吃男孩的炎之神。這些奇怪的角色所構成的,一個關於炎熱之夏的奇幻故事。 本書故事、繪圖、視覺設計接由繪本新銳tico獨力完成。

作者簡介

  陳天授 ,筆名 tico,復興商工美工系畢業。1971年次,台中出生,台北長大。目前專職從事圖像創作及設計工作。插畫及漫畫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炎」是tico的第一本圖文創作繪本。

《十三座海洋》

  本書由三十一篇成人式的寓言故事,構成一完整的長篇小說。 當個別看每一篇時,其內容氛圍是獨立的,但每篇與每篇之間,卻由一組相同的主角,串連起整本書的敘訴精神。作者以深具新世代風格的筆鋒,寫出人際的疏離、童稚與成人價值觀的落差、愛情生滅的難以言喻、人性的不安、成長過程中的失與得.....主題看似沈重,作者卻將主角們擬卡通化,使故事情境有一種荒謬的趣味。

  王信的筆調有種特殊的味道,不禁讓人想到日本的村上春樹,但絕對又是他自己的文風。因此,我們決定尋找優秀的繪畫者,來與文字唱和。鄭慧荷小姐的畫作兼具文學意象與個人感性的神秘色彩, 在兩相搭配後,使本書成為國內繪本書市中,打破「精緻繪本必由國際插畫者繪圖 」的迷思,從企畫至創作皆由國內作者精心製作完成。 王信和鄭慧荷的夢幻組合,亦可以看做台灣本土繪本走向國際化的新階。

《深夜加減一點》

  如果你談過戀愛,或正在談戀愛,又或是正在等待戀愛﹔那麼,這本集結深夜熱線的愛情語錄,肯定就是你的一面鏡子,映照出所有情愛的種種心情樣貌,讓你攬鏡自憐之餘,亦能自舔傷口療傷。

  晚上11點之後,夜就深了﹔你有沒有一個電話號碼,可以傾聽所有在白天沉澱下來的心事,或是提供心情諮詢的知己。理性留給白天,感性留給黑夜,還有電話那一頭,為疲倦而又需要撫慰的人退去國王的新衣的那個人,角子的深夜電話。

  本書由散文 情人的祈禱文 極短篇 電子信件等文體交互出現,呈現作者跟朋友之間聊愛情的種種。作者以第一人稱出現書中,其提供對愛情的觀點,非常具有撫慰人心,當頭灌頂的效果,是一本新式情書兼具視覺享受的繪本。

《午后,在家喝咖啡》

  繼<《米力生活雜貨舖》一書後,米力對流行飾品及家居情趣累積了更多資訊,也跑去紐約及日本蒐集雜貨資料,帶回更豐富的生活雜貨DIY內容,以和廣大的家居一族、動手一族分享。米力此次把家居DIY擴大到室內裝潢,有芳香療效的香味情緒蠟燭,西點蛋糕與義大利式甜點、玩偶手機袋、毛線勾勾樂……等既實用又能增添生活情趣的小物製作。

《我想念你》

  我想念你--我想念的真是你嗎?還是想念你曾經給我的幸福?當戀情逝去、或期待下一個戀情來臨之前,在這種幸福的中空狀態時期,我所擁有的全是你的回憶;也是對幸福的憑弔或想像。

  一個關於青春、幸福、未來e世代的戀愛預言、愛的美德、等待的故事、祝福的現代情愛藍圖。書中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情緒的小品,都帶有即強的渲染力,讀來深入人心。

《半熟卵女生宿舍》

  源自日本的「半熟卵」現象,指的是18-20歲的女生世代,渴望脫離父母的羽翼,獨立面對世界,尤其是對愛情的幻想與追求。彷彿一顆即將破殼而出的新生命,對嶄新世界的巨大喜悅與惶惑....。

  Ella、Hebe、Selina,就是這樣的三個半熟卵女生,來自截然不同生活背景,卻機緣巧合地居住在同一間宿舍,交織出一份堅固的友情;特別是對渴望的愛情,所產生的彼此鼓舞和微妙競爭,一直到最後的大圓滿和解!

  這是一本新女生和舊女生可以一起分享的書,書中的她們正在發生的事--那是我們曾經走過、或正在朝向的一條,愛情的道路,而那路本來就充滿喜樂與荊棘,最可貴的除了結果,還有一路上經歷過的故事與歡呼!

《愛睏》

《幸福魚缸裡的碎星星》
 關於生活 以及回憶的溺陷……
 關於兩個人的幸福
 一個人的酸澀軟弱
 於是在魚缸裡,發現了
 幸福的星星碎片……
 那就是青春的寂寞了。
 一個人坐車搭飛機在熟悉和陌生的地方邊走邊拍眼前即景
 幾篇短文小說
 和在新浪網連載的圖文專欄
 和中央日報插畫專欄的單色圖
 全是作者平常生活的喜悲樂等情緒的圖文創作.Lg經歷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相繼在香港、上海、重慶停留,在中國大陸淪陷前轉至美國求學,最後也在那兒開啟他的事業。在他的人生路上,曾經經歷幾場轉折性的挫折,這些挫折卻也奇蹟似的激發他的本能,化危機為轉機,使他一步步向半導體事業發展。我們閱讀張忠謀的成展,學習他沉穩的思考,並摸索自己的方向,向未來的人生邁進。ㄕ插A即他所創作、尚無人可以比擬的語言與藝術的世界。他的著作包括小說、戲劇、詩集等相當豐富,另也有許多譯作。
除了詩集《時間之書》、《杜英諾悲歌》、《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新詩集》、《生命與歌》、《形象之書》、《鎮魂歌》、《旗手克利士多弗?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馬利亞生涯》以及法文詩集《窗》、《薔薇》等,亦有小說《上帝的故事及其他》、《最後的人們》、《馬爾特手記》等多部著作;此外還有譯作如《瓦萊里詩抄》以及評論集《羅丹論》等。

《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文學才華的基本性質是,是有才華的人如果能夠充分運用自己的才華,那就是對這一才華的最高獎勵,這種獎勵遠超過創作成果所獲得的一切名利。
所謂文學才華是,作家從內心深處感到寫作是他所經歷的最美好事物,因為對作家來說,寫作意味著最好的生活方式,作家並不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產生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後果。
文學才華推動人們將畢生精力投入一種很奇特的活動,那就是有一天突然感到自己被召喚,身不由己地投入,並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覺得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所以文學才華不是只有編故事而已,它的精神來源是反抗精神。換言之,從事虛構的、與現實不同的創作,就是要用這種間接的方式去拒絕和批評現實世界。
要成為出色小說家,必須要有一種連貫而必要的風格,所以,尋找自己的風格非常重要。首先要多方閱讀,若不大量閱讀優美的文學作品,就不可能掌握豐富流暢的語言。但在閱讀之時,切記避免模仿頂尖小說家的風格,因為小說作者如果不能創造自己的風格,就難具有使故事變得生動的說服力。
一部小說的完整故事就像一個多面體,是從各種材料挑選和省略後的部分所組成,一旦題材除去不必要的材料和為了達成某種效果而刻意省略的部分,小說就有了其獨特的形式。這個特別的形式,就是小說家原創性的表現。」

《給青年反對者的信》
「反對者」(contrarian)與「異議分子」(dissent)不同之處在於其具有不隨波逐流的堅持信念,對一切既有事物抱持質疑而不輕信的態度。
由於社會上許多不幸與不義皆由人為所致,而不是天生既定無法改變的,因此要不要忍受下去就成了一種人生決定。
希鈞斯強調,人們普遍視為理所當然的,往往形成命定論或是犬儒心態,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想法受到任何黨派或派系的宰制,無論他們心智如何高超。反對者的守則還包括不可相信高談闊論「我們」的任何演說者,或是是以「我們」之名說話的人。如果你發現愈來愈相信類似的高調,那麼就要警惕,因為追尋安全與多數認同不見得就是團結一致,反倒可能是共識、暴政與部落主義的另一種名稱。
身為大英帝國殖民官的後裔,希鈞斯卻勇於反抗既定現實,揭發社會不公,並堅持成為一位國際主義者。本書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要堅持不人云亦云,一定要向那些對抗舊體制的艱苦經驗學習。西方著名的反對者希鈞斯正是這股永不屈服精神的代言人。

《給青年CEO的信》
在「給青年CEO的信」中,舉世最傑出、最有成就的企業及產業領袖,將和讀者分享他們直接而坦率的想法,對於如何在企業階梯中登峰造極、如何完成他們的任務,亦提出權威的建議。他們體念這位意志堅定青年的志向,為貝瑞提出私房指引,而這些難能可貴的意見,對每個人都是莫大的啟發。只要有成功的夢想和意願,不論哪一種背景、哪一個年紀,任何人都可以學到珍貴的經驗。
這些私人信函來自於舉世最具影響力、最傑出的主管--包括美國媒體巨擘維康(Viacom)的雷史東(Summer Redstone)、卡夫食品(Kraft Foods)的霍爾頓(Betsy Holden)、史普林特(Sprint)的董事長兼總執行長艾斯雷(William T. Esrey)、邦諾(Barnes & Noble)書店的創辦人瑞奇歐(Len Riggio)、美國運通公司的古樂(Harvey Golub),以及其他企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些登峰造極的人物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實務經驗給讀者參考。
本書蒐集了近百位企業最高主管的信函,他們以真誠、幽默、坦白、決心、鼓勵,和熱忱的筆觸,透露了他們個人的成功秘訣--不只包括企業生涯,也掌握了人生的關鍵。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