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震撼性廣告
震撼性廣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震撼性廣告

作者: Joe Marconi
出版社: 臉譜
出版日期: 2000-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03
本店售价: RM33.8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當清純的布魯克.雪德絲在廣告上對著社會眾人說:「我和我的卡文.克萊(Calvin Klein)間什麼都沒有」時,你有什麼反應--性感、敗壞社會風氣、趕快去買一件來穿體會一下……又出現了--那個讓所有人議論紛紛的廣告,每個人都在熱切的討論,那到底是個劃時代的驚人創作,或者就只是大膽、卑劣、令人反感的手法而已。無論是否從事行銷,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了一個規模也許頗為驚人的平面或電視廣告--或是某種型態的促銷活動--不自覺的渾身發涼,心底浮出疑問:「搞這些東西的行銷人,腦袋裡究竟在想什麼啊?」這些令人驚嚇不斷的「創意」、一再挑戰家庭社會價值,難道廣告人(或者說行銷人)不明白這些舉動可能會挑起許多消費者的不滿,進而將怒氣轉嫁到廣告的商品、刊載的媒體、甚至是這批廣告所瞄準的目標消費群嗎?使用令人Shock的手法是明智之舉嗎?成效理想嗎?即使得到利益,又真值得背負那樣的風險嗎?難道還是有人相信「與其默默無聞,不如惡名昭彰嗎?」本書會介紹許多概念、產品、與相關人士,探討所謂的「優異行銷原則」,同樣一個行銷案,有人遵循主流派,有人採取震撼手法,出於何種考慮,用不同的行銷手法,利弊何在;而那些飽受衛道人士嚴厲抨擊的作品,到底是傑出創作抑或是權力角逐鬥爭下的犧牲品;這種種的現象很難有結論,就像Shock Marketing到底是鏡花水月,或者是21世紀的行銷走向,都還在所有人的密切觀察中。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