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私人情緒與時代症候
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私人情緒與時代症候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私人情緒與時代症候

作者: (英)馬克·費舍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部具有文學氣質的時代小書,記錄活在工作—生活怪圈中的一代人。
◎ 為什麼心理問題是個政治問題?
◎ 想像世界末日比想像資本主義末日更容易?
◎“21世紀被一種令人窒息的有限感和疲憊感所壓迫。”

當代思想家,費舍作品首次引進國內。

互聯網思辨妙手、21世紀頭五年英國“社交媒體的中心”,馬克·費舍代表作。

2008年左右,費舍離開倫敦,回到滿溢童年假日記憶的薩福克郡,他對妻子說:“它能賣出500本我就很滿足了。”此時,他不需要再時刻警惕抑鬱症,一切似乎都向好發展:小書的銷量爆發性增長,觸動了無數個體的內心,也“激勵了近二十年來第一次大規模重新政治化的年輕人”。但2017年,費舍決絕地離開了我們。

這是一本“令人不安”的小書。一部以身入局、面向當下的反思性著作。從學生“倦怠無聊的臉上”,費舍發現作為數字切片的年輕一代,在娛樂矩陣中沉迷上癮;在電影《盜火線》《教父》中,發現後福特主義——組織只以利益聯結,喪失了教父時代對地方和社群的依戀……在電視綜藝中,他發現了遵循享樂原則的媒體,正如投喂我們的保姆,它只告訴觀眾“感覺和情緒”,媒體場上充斥著自我中心者……

本書一出版,與在媒體遇冷、形成劇烈反差的是,在學生群體引發高度熱議,成為青年一代的口袋書。《紐約客》《衛報》《愛爾蘭時報》等知名媒體隨後幾年也紛紛刊發書評,知名書影音網站Goodreads上累計收穫3萬人4.23分(5分制)。

這本小書非建構性大文本,與宏大的理論敘事格格不入,卻對“現行社會經濟秩序”來了直擊入心的一劍擊殺。它由一組關於社會文化的觀察性描述,個人反思、回憶組成;將社會觀察與流行文化結合,診斷社會情緒和時代問題。

這本小書在各種文類之間滑動,跳出了可識別的“生態位”;卻是圍繞真問題、真經歷的才華橫溢之作,犀利剖析身處晚期資本主義文化中個體的痛苦與困惑。
 


作者介紹

馬克·費舍 (Mark Fisher,1968—2017)

網名K-punk,英國作家、樂評人,互聯網上活躍的思想家,近乎即時地記錄了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21世紀初,他以K-punk為網名寫博客,西蒙·雷諾茲稱K-punk博客是“博客星叢”的中心。他寫了幾本書,包括意外大獲成功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同時,他還是Zer0 Books的聯合創始人。2009年,Zer0 Books因《資本主義現實主義》一書在英國出版界聲名鵲起。這本小書也被譽為“2011年左翼復興的非正式宣言”。

費舍死後被公認為一位深具影響力的思想家。羅伯·多伊爾在《愛爾蘭時報》上寫道:“21世紀還沒有出現比他更有趣的英國作家。”《衛報》則將費舍的K-punk博客描述為“一代人的必讀物”。
 


目錄

前言 1
導讀 5

1 想像世界末日比想像資本主義末日更容易 / 1
2 如果你舉行一場抗議活動,所有人都來了該怎麼辦? / 21
3 資本主義與真實 / 31
4 反身性無能與止動 / 41
5 1979年10月6日
“不要迷戀任何東西” / 59
6 一切堅固的都化作公關
官僚制的反生產 / 73
7 “……如果你能看到一種現實和另一種現實重疊”
作為夢的工作和記憶障礙的資本主義現實主義 / 97
8 “沒有電話總機” / 113
9 超級保姆 / 129

逃逸的K-PUNK / 147
出版後記 / 211
譯後記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