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流動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場經濟史
流動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場經濟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流動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場經濟史

作者: 張萌
出版社: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 2024-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34.00
市场价格: RM96.00
本店售价: RM85.4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艘艘木筏順流而下,將長江中上游的木材運送到下游城鎮。林農、地主、伐木工、船工、牙行、錢莊、榷關,以及商幫與行會,組成了一個跨區域的龐大市場通過木材的貿易與再生,森林仿佛“流動”起來,滿足了整個清代中國的房屋、橋樑、舟車建造等需求。

本書講述了這個龐大的市場如何運作,揭示了清代森林可持續發展的奧秘。國家與市場如何協調?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利用如何適應?清代森林的市場經濟蘊藏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作者介紹

張萌,現為美國範德堡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金融學與統計學雙學位。博士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經濟史、環境史、比較政治經濟學。


目錄

中文版代序:對中國經濟史的重大貢獻 / 曾小萍 
序言: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 K.西瓦拉馬克什南 
致謝
度量單位與相關術語
前 言
可持續性與制度:定義
維繫資源:產權、市場和林木再植
維繫貿易:市場准入、信息與契約執行
林木及其生態物質性

第一章 皇木採辦
木材供應的長期演化
明代的皇木採辦
帝國擴張與邊疆的木材貿易
清代的貢木制度
官辦額費不資
官僚企業家
官商角力
漕運中的木材貿易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跨區域的木材市場
明清時期的木稅關
清代的榷關稅收管理
江南的木材消費
木材供應的來源
湘西的辰關
行話、計量和定價:龍泉碼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木材資源的維繫
帝制晚期中國的森林產權
黔東南清水江的下游流域
木材種植及其挑戰
山場交易的類別
地主與栽手股的股份確權
林地的分割與票據化
共同所有權結構
西南與長江中下游的對比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商人、牙行與市場互動
供應鏈上的木商與木夫
牙行制度
木行
婺源的詹氏家族
木行—賣家的交易網絡
苗疆木行的獨特性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行會、“捐”與合同的執行
集體納捐與市場准入
厘金稅
行會的“認捐” 
對抗違約和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譽與集體制裁
為什麼要遵守遊戲規則?
司法裁決
跨區域糾紛與商會
永興順木行案
本章小結
結語
比較環境史視野下的中國再植林業
市場:一把雙刃劍

附錄一:龍江關木稅和貿易量的估算
附錄二:九江關木稅的估算
附錄三:關於土地契約分析方法的說明
術語表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