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共8卷)
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共8卷)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共8卷)

作者: 沈志華,楊奎宋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09-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680.00
市场价格: RM1380.67
本店售价: RM1228.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報局為主的美國情報機構收集的中國情報以及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和評估的報告。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最主要、最核心的情報機構,因此這些情報檔案原是美國的最高國家機密。直至2004年,這些情報檔案才開始陸續解密。

作為中國國內第一部以美國對華情報為主題的譯著,本套書有三大特點:第一,檔案來源廣泛,包括紙質文本、資料庫和縮微文獻;第二,以絕密、機密的“特別國家情報評估”和“國家情報評估”為骨架,較為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冷戰時期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狀況的認知、分析、評判和預測;第三,由國內知名學者撰寫的各編“導論”,不僅概述了本編收錄檔的種類、來源和內容,而且對檔判斷的準確程度及其原因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本套書的原始檔材料始於2005年中國學者有計劃的搜集,其翻譯、整理和研究的課題,被列入2007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專案(專案批准號:2007DTQ001),該成果亦屬於上海重點學科建設專案〔B406〕。

全套書內容豐富,編譯者按檔主題劃分十五編以利讀者閱讀:(1)中國綜合狀況;(2)中國內戰;(3)中國政治;(4)中國經濟;(5)中國軍事;(6)中國外交;(7)臺灣問題;(8)文化大革命;(9)中蘇關係;(10)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1)中國與第三世界;(12)中國與朝鮮戰爭;(13)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14)中國與南亞;(15)美國情報機構,並附有“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專有名詞譯名對照表”。

全套書分8卷裝訂,總計約660萬字,是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以及愛好者瞭解和研究中國與世界現當代史、冷戰國際史、政治史、經濟史、戰爭史等領域極為難得的重要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中國綜合狀況
導論
中情局關於至1957年前中國潛在能力的評估報告(1954年6月3日)
中情局關於至1960年前中國能力及行動方針的預測(1956年1月5日)
中情局對中國現狀及至1961年前發展的情報評估(1957年3月19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狀況及此後五年發展趨勢的評估(1958年5月13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發展趨勢的評估報告(1959年2月10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發展趨勢的評估報告(1959年7月28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狀況的評估及預測(1960年12月6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十年後發展的預測(1961年9月28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發展前景的評估報告(1962年5月2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當前政策的評估和未來發展的預測(1963年5月1日)

第二編 中國內戰
導論
國務院關於中國政治軍事局勢的評估報告(1945年12月11日)
國務院關於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評估報告(‘1945年12月27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民盟當前立場的報告(1946年2月7日)
國務院關於支配中共軍隊規模主要因素的報告(1947年6月25日)
中情局關於蘇聯實現在華目的的報告(1947年9月15日)
中國事務處助理處長賴斯關於影響中蘇關係的因素的報告(1947年12月18日)
國務院關於蘇聯在偽滿洲的經濟利益的報告(1948年1月27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對中共政權普遍反應的報告(1948年4月15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的調查報告(1948年5月)
中情局關於中國和平談判前景的報告(1948年7月12日)
中情局關於目前中國形勢的報告(1948年7月22日)
國務院關於蘇聯拆運日本在偽滿洲工業設備的質詢報告(1948年10月8日)
國務院關於美國對華政策給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報告(1948年10月13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可能發展趨勢的報告(1948年11月3日)
中情局關於中共領導全中國能力的報告(1948年12月10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共奪取政權後對遠東其他地區的影響的研究報告(1949年1月24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政權變更的研究報告(1949年2月14日)
中情局研究評估署對臺灣可能的發展趨勢的評估(1949年3月14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一個失望的黨員”透露的中共狀況及中蘇關係的報告(1949年3月22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發展形勢的評估(1949年6月16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共與桂系恢復和談的前景的研究報告(1949年7月26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在遠東的潛力的報告(1949年8月1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蔣介石與非中共領導人合作前景的報告(1949年9月19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政府權力的本質和範圍的研究報告(1949年9月21日)
中情局關於影響香港地位的因素的評估報告(1949年10月4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非共產黨政權存在的可能性分析(1949年10月19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對美國白皮書的最初反應的報告(1949年11月3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局勢的備忘錄(1949年11月4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毛澤東作為理論家和領袖的研究報告(1949年12月22日)
中情局關於臺灣可能的發展形勢再評估的備忘錄(1950年5月11日)

第三編 中國政治
導論
第一部分 建國之初的政治運動與社會狀況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的新聞自由的備忘錄(1951年4月17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朝鮮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國內壓力的報告(1951年12月28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開展“三反”、“五反”運動的報告(1952年3月12日)
國務院關於中國的“批鬥會”的情報備忘錄(1952年4月21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本土的佛教機構及其基本情況的報告(1952年9月24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開展的“仇美”宣傳運動的報告(1953年1月15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採取所謂的逼供方法的報告(1953年2月19日)
國務院關於新中國政權性質分析的備忘錄(1954年5月14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佛教政策的情報報告(1955年11月10日)
第二部分 政權機構的調整與政權的穩定性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1952年中國政府機構調整的分析報告(1952年12月5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領導層與接班問題的分析報告(1964年3月20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領導人健康狀況的情報備忘錄(1964年10月27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政治問題及其前景的評估報告(1965年8月5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領導層人事變動的情報備忘錄(1966年6月17日)
第三部分 民眾的態度及社會控制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毛澤東1957年2月27日秘密講話的分析報告(1957年7月1日)
中情局關於1962年5月廣東邊民外逃香港事件的研究報告(1965年2月23日)
中情局關於1960年“信陽事件”的研究報告(1965年9月17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的異議與反抗潛力的研究報告(:1965年12月7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民眾的態度與士氣的特別報告(1965年12月17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壓迫”知識份子的特別報告(1966年4月8日)
第四部分 中國的發展政策及其趨勢
中情局關於中國大陸1950年可能發生饑荒的分析報告(1950年2月3日)
國務院情報研究所關於中國1952年發展趨勢的分析報告(1953年2月4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國慶十周年慶典的預測分析報告(1959年9月1日)
海外情報活動總統委員會關於中國未來發展趨勢及美國對策的報告(1960年5月23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1961年局勢的分析報告(1961年7月27日)
國務院情報和研究署關於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的糧食危機及其影響的研究備忘錄(1962年7月9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的經濟思想與實踐的特別報告(1963年5月24日)
中情局關於新中國成立15年來國內政策走向的分析報告(1964年7月31日)

第四編 中國經濟
導論
第一部分 中國國內經濟狀況
中情局關於1960年中國經濟局勢及問題的特別評估(1961年4月4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1960年燃料與電力工業重大進展的備忘錄(1961年6月21日)
中情局關於1961年中國糧食狀況的評估(1961年9月2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前景的國家情報評估(1964年1月28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的預測(:[964年4月)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評估與前景預測(1965年12月11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評估與前景預測(1966年1月13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與前景的評估(1966年4月18日)
中情局關於“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經濟影響的評估(1967年1月10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評估(1967年6月29日)
中情局關於到1970年中國經濟的評估與預測(1967年8月)
第二部分 中國對不發達國家的貿易與援助
經濟情報委員會關於中國在不發達國家經濟活動的情報評估(1956年3月5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對不發達地區的政策的評估(1956年4月24日)
經濟情報委員會關於中國對不發達地區經濟政策的評估(1956年8月8日)
中情局關於中國對不發達地區經濟政策的評估(1957年3月26日)
……
第五編 中國軍事
第六編 中國外交
第七編 臺灣問題
第八編 文化大革命
第九編 中蘇關係
第十編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第十一編 中國與第三世界
第十二編 中國與朝鮮戰爭
第十三編 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
第十四編 中國與南亞
第十五編 美國情報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