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5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東大最熱門的4堂 K線經濟學 一張圖看懂所有投資指標,還能獲利超過50%!
東大最熱門的4堂 K線經濟學 一張圖看懂所有投資指標,還能獲利超過50%!
上一张
東大最熱門的4堂 K線經濟學 一張圖看懂所有投資指標,還能獲利超過50%!
下一张
prev next

東大最熱門的4堂 K線經濟學 一張圖看懂所有投資指標,還能獲利超過50%!

作者: 東京大學股票投資社Agents
出版社: 大樂文化
出版日期: 2017-10-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40.00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何百萬學生按讚、搶著上課?

你以為股票達人都不聽明牌嗎?錯!
他們買明牌也沒事,是因為懂得哪檔可以買,何時應該賣,
本書用全圖解,幫你培養正確獨到的選股眼光。

  「買股票就像買下一間店面,如果我真要頂下它,我會裡裡外外摸清它的一切。」──股神華倫.巴菲特
  
  財訊、元大銀行與波仕特,在2017年初完成了「跨世代理財態度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人最常用的理財工具是股票。另外,根據2014年的市調統計,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股票投資人,主要參考新聞、名嘴、理專甚至朋友。

  即使聽過這麼多專家說,大部分的散戶還是無法晉升到20%的勝利組。因此,現在開始你應該學會聽自己說!

  ★如果大學生都能懂,你也一定搞得懂
  作者來自東京大學股票投資社,社員畢業後,多半在金融界或其他產業中展露頭角。他們認為投資股票不光是能夠賺錢,還可以觀察經濟、政治、社會情勢,掌握全球動態。本書是他們投資股票的實戰筆記,彙整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知識及技巧。

  ★學會K線+經濟學裡的投資指標,你就能……
  連股神巴菲特都得花工夫,裡裡外外弄清楚一檔股票的一切,你我一般投資人當然也得付出努力。雖然「K線經濟學」聽起來深奧又嚇人,但其實投資股票,你只需要知道K線與經濟學的11個重點:
  
  【重點1】K線圖顯示買賣點就藏在細節裡
  可以由趨勢線與移動平均線,判斷股價的大方向走勢。出現黃金交叉是「買點」,而死亡交叉則是「賣出」的訊號。此外還要注意……
  
  【重點2】賺錢的投資人得考量「邊際」概念
  在投資上,感情用事是最大傷害,唯有理性才能判斷,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哪一個高,該認賠或是持股續抱。
  《案例》2016年底,興航連環爆出解散等負面消息,但下市前的最後交易日仍有上萬人被套牢,便是沒有做理性判斷的結果。
  
  【重點3】多數散戶會對市場激勵訊息做出反應,所以……
  政府政策與市場狀況,都會影響投資人的反應及決策。
  《案例》2011年宏達電股價不斷上漲,多數投資人因期待而跟著追高,於是被套牢在千元以上。
  
  【重點4】經濟活動展現市場狀況,因此事件發生時……
  台灣的股票投資人最愛看K線,卻沒有意識到K線的長相是經濟活動的產物。
  《案例》2014年高雄氣爆之後,榮化即使經營層面沒出問題,股價依然大跌。然而,頂新劣油風暴對味全造成極大傷害,但對台灣之星的影響就沒那麼大。

  此外還有,
  出現通膨與失業的交替關係,與哪些股票息息相關呢?
  當央行宣布調降利率,哪些個股會上漲或是下跌?

  ★上4堂課,你立刻學會每檔獲利超過50%的投資技巧
  作者融合以上11個重點,以全圖解形式與豐富案例,設計出四堂課,讓你一看就懂,能自己判斷個股的K線為何長這樣,以後股價會有什麼變化,並且實際買賣操作!
  【Lesson
1】
  看懂個股公司用哪些手法,影響投資人做決定。
  【Lesson
2】
  在茫茫股海中,判斷公司的營運狀況,抓出真正能獲利的好標的。
  【Lesson
3】
  活用經濟學理論,由個股公司到產業、由國內政策到國際局勢,看穿股價的波動。
  【Lesson
4】
  透過實例,完整分析個股的各個面向:
  .中國觀光客到日本爆買,哪些公司能從中獲益?
  .具備業界最新技術的公司,能否保住競爭力?
  .近期需求增長的商品,業績可以成長到哪裡?
  
本書特色

  .從基礎知識到實戰運用,循序漸進一次掌握。
  .以全圖解形式和豐富案例,幫助你迅速理解吸收。

名人推薦

  精進財商副總經理/財經作家 梁亦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