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上一张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下一张
prev next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作者: 洪芳怡
出版社: 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1927至1949年間以上海為發展中心的中國早期流行音樂,如何以聲音形式,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辯證角力,帶來文化與聽覺的啟蒙。這個樂種既仰賴聲音機器存在與散佈,它便不只在音樂內容上為聽眾造成衝擊,製造與傳播這種音樂的聲音技術也形塑了聽覺現代性。音樂為複雜文化網絡中的一部分,本書企圖呈現上海流行音樂與彼時文學、文化、思想、美學之間的互文性,由聲音的角度重構與認知時代的文化結構和美學秩序。

  黎錦暉作為研究的切入點與音樂發展的基準點,他以流行歌曲示範現代生活中,從愛情到愛國情操等各種面向。上海流行音樂以黎錦暉的美學秩序為規則,隨著樂風成熟,所謂「爵士樂」風格、舞曲節拍等外來元素的使用越是頻繁熟練,外新內舊的音樂手法也就越顯隱晦難辨。上海流行音樂以崇洋媚外的假動作的意義在於,失誤性的模仿建立了音樂的主體性,鬆動外來力量的權威與規訓,本書將之視為聲響上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