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
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
上一张
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

作者: 伊東貴之
出版社: 台灣大學出版
出版日期: 2015-06-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4.60
本店售价: RM56.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思想史脈絡下的「early modern」呈現什麼樣的精神景觀?
  本書重新建構中國近世時期的思想圖像,
  打開了通往傳統中國精神「故鄉」的歸鄉之路!

  本書對於中國思想史的時代區分採宋近世說,內容涵蓋了宋朝至清朝的中國重要思想學說,探尋了朱子學從理到禮之轉換等各種思潮的動態,並以社會與政治的動向為背景,勾勒出傳統中國轉向近代時期的思想圖像。作為共享漢字文化圈的作者,伊東貴之指出了中國近世思想史上,許多學者鮮少注意的問題點,在終章也為連結中國近代思想諸問題,留下了一個伏筆。對於中國近世思想研究,甚至是中國研究本身,本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思考角度。

名人推薦

  呂妙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徐興慶(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鄭重推薦

  伊東貴之教授《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一書探討中國近世儒學思想的變遷,及其與政治、社會互動的複雜關係。全書對於宋代道學的人性論及強調氣質變化的自我陶冶,到明末清初因社會流動造成的失序危機與尋求秩序重建的努力,並轉為更重視社會倫理與客觀禮教的變化過程,有詳盡的討論。伊東教授的論點不僅奠基於堅實的文獻基礎,且積極參與學界──尤其是日本學界──相關議題的討論。對於不同時期、不同學者的研究視角與論點,也有深入的分析與反省,並嘗試提出更多元的理解。本書中譯本的問世,對於漢語學圈讀者瞭解日本學界的討論,以及東亞視野的比較,有重要的貢獻。――呂妙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近世的思想典範》一書從日本學者的觀點,介紹中國歷史區分的重要學說,分析自宋學(道學)成立以降,與思想史展開有關的類型學看法。內容掌握從朱子學到陽明學、考據學等思想史的發展脈絡,進而從比較史、比較思想史的觀點,探討「禮治系統」在中國社會實踐「文明化」的過程。

  本書分析中國近世思想史各種先行研究,從時代的斷裂和繼承的兩個層面,考察廣義的宋學成立之劃時代性格,並針對明代中葉以降,政治、社會整體的秩序重整及其流動化現象,探討新的政治、社會、意識形態「秩序」化的動向,同時考察清初朱子學者呂留良(1629-1683)的思想脈絡,檢視近世中國的「秩序」構想,重新建構當時代的思想典範,爬梳中國近世思想史發展之新圖像。本書論述內容精闢,相關史料的掌握及運用詳細而周全,無論從研究方法或是文獻學的角度,都是一部值得華語圈同好參考的優良學術書。――徐興慶(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