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善與惡
善與惡
上一张
善與惡
下一张
prev next

善與惡

作者: 陶龍生
出版社: 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 2015-01-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40.00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法律的無情與偉大,在於所有的人都被保護,不分善惡

剖析法律與人性交織的精彩攻防,伸張正義與維護人權間的矛盾糾葛

所有正在培養法律素養的公民不能錯過的一本書
  「政府會演變,激情會起伏,熱心會消長,但法律保持一條穩定不移的路線;人們有不確切的期望與想像,和他們任性的怒氣,但法律不會向他們低頭。」


—約翰‧亞當斯
  丈夫自稱為了保護差點被強暴的妻子而自衛刺殺他人,在場唯一的證人是他的妻子,如何確定丈夫的行為真的出於自衛?

  白種男子在夜店因種族歧視打死亞裔男子,卻因對手的菜鳥律師多管閒事,竟得以無罪釋放?

  「白狼」張安樂與竹聯幫成員曾在美國意圖販毒被捕,被判有罪的原因之一,竟是證詞翻譯成英文的語感誤差?

  一對同居情人,女方離奇失蹤,警方在家中只找到她大量的血跡,而購買槍枝、外遇證據皆指向男方殺了女友。然而,找不到屍體的謀殺可以成立嗎?或是誰在「控制」一切?

  如果費心竊取的機密不是真正的機密;如果想謀殺某人而朝床上開槍,床上卻只有枕頭;如果有犯罪動機,目標卻不存在,那麼犯罪是否還算成立?

  台灣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畢業,資深律師陶龍生集結二十多年旅美執業經驗,娓娓敘述二十九則美國真實刑案故事,深入剖析法律與人性交織的精彩攻防,以及伸張正義與維護人權之間的矛盾糾葛。

名人推薦

  本書透過美國獨立後,直到最近為止的數十起重要司法審判案例,用寫故事的手法,娓娓細數了美國刑事司法上的諸多重要原則。這些案例有些是不懂法律的人都知道的事件,例如林白案、麥卡錫案、法網恢恢、水門事件、雷根刺殺案、白狼紐約販毒案、辛普森案、金融風暴等。透過這些案例的介紹,作者貌似輕描淡寫,實質上卻非常嚴肅地將有關刑事司法重要原則的訊息傳遞給讀者。這些原則包含傳聞法則與對質、精神異常抗辯、通譯、毒樹果實、證據證明力、科學鑑定、刑求禁止等等,如今上述許多案例都已經成為我國刑事司法上的原則。讀完此書不僅可以增加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讀者將會理解原則的設定以及其實踐,是「善與惡」間的區分標準。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這些原則不僅是刑事司法的原則,更是做人的準則。——李茂生(臺大法律學院教授)

  陶龍生律師的小說,已經不是在談法律,而是談人性。作者藉由故事,不僅能讓讀者輕鬆的進入英美法系的脈絡,更可以一路緊張到卷末,與翻譯小說相較,陶律師的文筆令人欣賞,值得讀者細讀。——呂秋遠(律師)

  陶龍生律師用簡潔、引人入勝的筆法,描繪了現實上的善與惡,在法律程序中被模糊焦點的過程。或許在這個法律程序當中,無論是法官還是我們,都無法評斷真正的善與惡。——沈伯洋(律師‧UCI犯罪學與法律社會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