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Something 02: 練習一下

Somethin...

RM10.00

山水檳城

山水檳城

RM30.60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適性教育在人文:一所「另類教育」的學校
適性教育在人文:一所「另類教育」的學校
上一张
適性教育在人文:一所「另類教育」的學校
下一张
prev next

適性教育在人文:一所「另類教育」的學校

作者: 陳清枝/編著,徐崧瑋/攝影
出版社: 天衛文化
出版日期: 2014-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40.00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十二年國教的路上,另一種教育的新選擇,讓您及孩子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一所「另類教育」的學校──「人文國中小」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分享。
本書特色

  民國九十二年宜蘭縣公辦民營人文國中小──臺灣第一間公辦民營的國中小學開辦了,這是一所以發揮學生人格特性,實踐「適性教育」的學校。

  從創校至今經歷十多年,一直秉持「有機教學」的理念,依照孩子的不同興趣和能力,給予個別化的學習和指導,啟發孩子的潛能,達到孩子最大值的發展。
   
  這本書可以看到人文國中小十多年來的歷程,無論是創新、挑戰或是突破,從混齡教學、多元角落、主題統整課程、家族課程、自主行動學習、自選編教材、教師分級制、家長合夥人、四學期制、多元學習評量及專題小組報告……等多元的行政制度與教學模組,讓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與教師有另一個教育制度的選擇權。

名人推薦

  當「適性揚才」已淪為笑柄,以「有機體學校』為適性教育特色的人文已成學生、教師與家長的希望及體制內學校的明燈。陳清枝為國內適性教育實驗拓荒者且曾任人文副校長,所執筆的《適性教育在人文》最能貼近人文之精神,也最傳神。

 
-丁振豐/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作者畢生奉獻於體制外教育,追求以「人」為主體的教育;渠二度在人文國中小任教,對於人文的教育情形有深刻的描寫,故本書值得研究適性教育、公辦民營為主題的人閱讀,更是為孩子尋找合適教育的家長必讀的一本書。



-文超順/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第三屆董事長
  十二年前,我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人文,身為當地人,我們一再被告誡,這個學校都不教寫字,趕快轉走,不然孩子將來會完蛋。而今,慶幸當時有孩子的堅持與自己的放下,彥伶與彥君在人文的環境下各自長成屬於自己的樣子。彥伶已經高三,正為了自己的行銷之路努力;彥君也進入九年級,愛手作的她,透過探索找到烘焙是她的最愛,一步步走得自在快意。而這不就是人文嗎?始終以孩子發展為中心,讓孩子們做自己的主人,選擇自己的路,進而成就自己啊!
                    
 
-王惠敏/人文國中小現任家長會長
  在十二年國教入學方式紛紛擾擾之際,人文中小學的適性教育對焦慮的家長是個當頭棒喝,或許因為地緣或勇氣,我們沒有辦法把孩子送到人文就讀,但是這本書除了可以提醒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路上多一份體貼與寬容之外,相信在技巧與方法上,也能帶來許多新的靈感。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宜蘭縣二○○一年率先推動實驗教育,已有公辦民營、公辦公營及非學校型態等多種選擇。《適性教育在人文》記錄宜蘭公辦民營人文國民中小學實踐適性教育、有機教學的經驗,帶給傳統教育制度許多啟發。



-林聰賢/宜蘭縣縣長
  人文國中小創建出創新獨特的教育模式,不論是公辦民營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之差異化教學、混齡分能適性分組、教師協同教學、有機體後現代課程設計、PBL行動學習等等,人文的使命是培育全人具創意生存、解決危機能力及社會影響力的人才。臺灣教改希望在人文,值得你來瞭解。


-林怡伶/人文國中小、人文行動高中資深家長,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董事
  自師專認識清枝學長至今已近四十年,在我心目中,他是位充滿理想且勇於實踐的教育工作者。這本《適性教育在人文》即是他教育理想展現的真實故事。
  我學習心理諮商後,對教育中「適性」、「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更能真切領會,尤其堅信「只有親身經驗過,才能納入個人內在系統,產生真正的改變。」人文國中小就如我心嚮往之的教育桃花源,讓這些理念得以在此生根並開花結果。十二年國教紛紛擾擾之際,這本書的出版特別具有意義,人們可從這書得到無限啟發與省思──學習是能如此美好與愉悅!



-曹中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兼任副教授                    
  自從我帶著一雙兒女從臺北「島內移民」到宜蘭頭城,轉入「人文中小學」就讀後,引起了很多人對「人文」的好奇:「人文」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會不會很貴?跟華德福有什麼不同?「人文」怎麼教學?以後要怎麼升學?它為什麼沒有考試與回家功課……本書很清楚地介紹了人文的歷史、脈絡、教學理想與教學系統,相信家長閱讀之後,將更了解什麼是人文所執行的「適性教育」。



-陳安儀/親職教育專欄作家
  十二年國教上路引發一連串爭議,回顧台灣過去二十年教改,學生升學壓力越改越大,補習班數量也越改越多!被稱為自然教育家的陳清枝老師,三十多年來堅持教導孩子們愛土地愛地球。一九八四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辦了國內第一個宜蘭的森林學校,希望把孩子帶進自然裡面,不用課本,拋棄升學和文憑理念,讓孩童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激發孩童不斷的主動探索與學習,並且肯定學生個別的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陳清枝老師發現人若過度自然發展,孩子可能會走上較為自我,對社會毫無助益,所以他調整教育方向,走入了人文關懷,強調個性的輔導,並且結合環境教育來指導孩子。

  「人生在世,只要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就活得有價值。」陳老師奉獻一生,只希望教導孩子們「一個愛的感覺」。


-節錄自《台灣新生報》 
二○一四年七月三十日報導〈「字」耕農陳清枝_良心教育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