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1,8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陀教法聖典
佛陀教法聖典
上一张
佛陀教法聖典
下一张
prev next

佛陀教法聖典

作者: 佛教聖典委員會
出版社: 大千
出版日期: 2014-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佛陀五千多經卷的智慧精華
  佛陀的智慧猶如大海廣大無邊,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陀是無相而示現微妙不可思議之諸相,而親身教化眾生。
  本書是二千五百多年間,超越國境與民族而一直綿延下來的五千多卷佛經的精華。
  在本書中濃縮了佛陀的遺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心靈的問題,給予活生生的解答,故本書可做為您人生的指南,並且引導您走上快樂幸福的人生。

  不可怨以怨,終以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
  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推佛法要。
  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本書從佛陀的歷史,佛陀的慈願、佛陀的救度方法、佛陀的教法(因緣、人心、佛性、解脫煩惱、成佛、實踐之道……),以及出家應如何生活,在家修行如何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女性的生活方式應如何……等等,都以簡要且一看就懂的淺白用語敘述。

本書特色

  本書將佛陀教導的生活歸類如下:

  人生方面:
  人生的意義、現實的意義、理想的生活方式、錯誤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論、偏倚的生活、給迷惑的人(譬喻)、人的生活(譬喻)、若過愛欲的生活(譬喻)、「老人、病人、死人給人的啟示(故事)
」、死必定來訪(故事)
、在此世間誰都無法做到的五件事、世間的五種真理、迷悟皆由心所現、凡夫難成成則可貴的二十件事。

  生命實相(信仰):
  真實之物難於辨別猶如盲人摸象(譬喻)、佛性由明師指示其所在(譬喻)、佛性被煩惱所覆蓋(譬喻)、妨礙信仰的是疑惑、佛為父,人為其子、佛的智慧如大海般深廣、佛心是大慈悲心、佛的慈悲是永恆的、佛不是肉身、佛以身說法、佛為救度眾生而示現死亡、佛以方便救度眾生的煩惱(譬喻)、涅槃世界、覺醒於人生的人、人的死於無常、「以自己為燈明、歸依處」。

  修養修心:
  謹慎最初的一步、勿忘初心(譬喻)
、欲於其道成功者應忍耐幾多苦難(故事)、不可為境遇而動心(故事)、求真理者譬如持燈火入暗室、人生到處都有教法(故事)、人易隨心動而動、教法的要點在於修心、「首先修內心、若養心、心的形態(譬喻)
」、心不是「我」、不可被心所執、克服自己的心、做心的主人、「一切惡從身、口、意起」、言語與心、此身只不過是借用物(故事)、此身充滿汙穢、不可貪、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不偏倚地精進(故事)


  破除煩惱:
  煩惱由執著心而起、防禦煩惱的方法、迷惑是解脫的入口、脫離迷惑的方法、消滅煩惱的火炎可得清涼的涅槃、愛欲是迷惑的根本、把愛欲當作隱藏在花中的毒蛇、不要貪戀著火的家(譬喻)、欲望為過失之根源、此世間在火炎中、人為名利燒自己、人為貪著財色而毀身、賢者與愚者的特質、愚者不見自己的惡(譬喻)、愚者只見結果而羨慕他人(譬喻)


  日常生活:
  施捨而忘記施者、無財七施、獲得財富的方法(故事)、產生幸福的方法、不要忘恩(故事)、人的性格、想報復的人災禍就追隨著他、止息怨恨的方法(故事)、不可被他人的毀謗所動(故事)、「並非為衣、食、住而活」、「衣、食並非為享樂」、飲食須知、穿著須知、睡眠須知、適應寒暑須知、日常生活須知。

  政治之道:
  繁榮國家之道、政治家應先修身、政治的理想在於修治國民的心、「內閣、幕僚、官員之道」、處決罪犯的方法、教法給國民生活帶來的效用、應付社會鬥爭的方法。

  經濟之道:
  物品的使用方法(故事)、財物不是永遠屬於自己所有、不要只外自己蓄財物、獲得財富的方法(故事)。

  家庭之道:
  家庭是心互相接觸之處、破壞家庭的行為、報父母大恩之道、親子之道、夫婦之道、夫婦要同一信仰(故事)。

  婦女之道:
  四種類型的女性、妻子的類型、對年輕妻子的教誡(故事)、為出嫁的女性、為年輕貌美的女性、男性為待婦女的注意事項、理想夫人的誓願、何謂惡妻。

  出家之道:
  「僅穿法師衣服,誦經並不是僧侶」、僧侶並非寺院及其財產的繼承者、貪婪的人並非真正的僧侶、僧侶應保持的真實生活。

  社會之道:
  社會的意義、社會的現實相、社會集團的類型、真正的共同社會、照明黑暗曠野的光、和合的人際關係、社會集團中的和合之法、教團的理想、佛教徒的社會理想、擾亂秩序者俱亡(譬喻)、「嫉妒、相爭者俱亡(譬喻)
」、尊敬老人(故事)
、師徒之道、友人之道、擇友的方法、雇傭者與勞動者須知、對待罪犯、教師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