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晚清二十年
晚清二十年
上一张
晚清二十年
下一张
prev next

晚清二十年

作者: 馬勇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11-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90
本店售价: RM65.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其實是迫不得已?

  日本大清同時施行「鎖國政策」,何為最後日本竟能崛起稱雄,大清卻兵敗如山倒?

  韓國與日本、中國的戰爭早在千年以前就開始延燒?

  在晚清二十年裡,經歷了多場戰爭,簽訂了多少屈辱條款,在這最後的二十年中,你可以說大清帝國不爭氣,固守舊規,但不能說它是一個軟弱的王朝,畢竟它始終想著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在這最後的二十年中,歷經了幾場戰爭和有志之士的革新運動,企圖力挽從前的盛譽,仍然阻止不了逐漸凋落的事實……。然而除了一場關鍵性的戰爭,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大清帝國緩緩走向衰退的道路……?


  一百年過去了,中國歷史歷經變遷,大清王朝的背影逐漸遠去,這個王朝也逐漸融入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成為緊密結合的一部分。今天是否有可能重構晚清歷史的敘事框架?還原歷史,不再將之妖魔化,這值得討論。



本書特色


  晚清歷史有許多可以探討的空間,因為我們過去的敘事模式被嚴重妖魔化,而且可能還不只一次,晚清歷史的第一次被妖魔化,可能來自康有為和梁啟超這批改良主義者,他們在甲午戰後最先發現中國問題的關鍵,最先發出政治變革的呼求。這些呼求對當時中國的政治很快從理論轉為實踐,於是開始了維新。


  1989年維新停止,歷史故事在康和梁的講述中趨向完美,塑造出,在清廷內部存在一個政治上的堅定反對派,這個反對派由西太后領軍,主要將領為滿洲的高官。至於康和梁所景仰的和保護的是英明的光緒帝,這個小皇帝是中國的希望和未來,彷彿日本明治天皇、俄國彼得大帝般。光緒皇帝被塑造成為中國政治改革的化身、進步的希望,慈禧就是政治上的保守分子和頑固派的領袖,是導致近代中國一切罪惡的根源。然而這當中的建構有無參雜許多編造和想像,因此梁啟超在自己的戊戌政變記等相關文字中表述激情大於真實。


  「晚清二十年」以故事性的敘事手法,從慈禧太后到清帝遜位,二十年間的種種鬥爭和多國戰役,以條理分明的敘事方式,分析多國之間的戰役起源和政變,以致晚清走向衰敗的原因。作者以流暢的筆法將它組織成一部真實呈現的中國晚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