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葉維廉五十年詩選(上下冊)
葉維廉五十年詩選(上下冊)
上一张
葉維廉五十年詩選(上下冊)
下一张
prev next

葉維廉五十年詩選(上下冊)

作者: 葉維廉
出版社: 台灣大學出版
出版日期: 2013-02-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0.00
市场价格: RM107.70
本店售价: RM94.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葉維廉自臺灣大學時期開啟詩歌寫作的契機,在「龐大匆匆遊魂似的群眾中的焦慮與孤獨裡」,被逐向「生存意義」的求索而萌芽為詩人。其早年詩作沉雄蒼鬱,被《六○年代詩選》譽為:「是我們這個詩壇一向最感缺乏的具有處理偉大題材能力的詩人。在中國,我們期待『廣博』似較期待『精緻』更來得迫切。」其後期詩作細緻綿密,在深邃的抒情中,滲著哲思。

  儘管葉維廉以多重身分和成就蜚聲國際:既是翻譯家,譯有最早的艾略特《荒原》中譯本;更是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北京大學等推動比較文學。但他始終把詩放在第一位,認為自己「一直未忘保留詩人的本能」。

  新版《葉維廉詩選》重新選輯《賦格》、《醒之邊緣》、《野花的故事》、《松鳥的傳說》、《春馳》、《留不住的航渡》、《移向成熟的年齡》、《冰河的超越》、《雨的味道》、《三十年詩》等詩集,譜出跨越六十年的生命之歌,誠如他所言:「我從寫詩到論述都是為了尋回一個活潑潑的生命世界,在尋索的過程中,這個世界給了我們偉力去開發培植現代人已經失去的雄渾空間。」

作者簡介

葉維廉
(l937-)

  一度被美國詩人
Jerome Rothenberg
稱為「美國(龐德系列的)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葉維廉是活躍在歐美兩洲、臺港大陸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詩學美學理論家,對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有突破性的貢獻。葉氏一九三七年生於廣東中山,先後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師大英語研究所,並獲艾荷華大學美學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在臺灣讀書時便以現代詩及現代詩論崛起,並數度獲獎,包括教育部文學獎及入選為十大傑出詩人。
 

  葉氏興趣多元多樣,他的獨特處是他透過跨文化的角度長期創作詩與批評詩。在他的中文詩裡,他試圖溶合三四十年代的遺產,西方自象徵主義以來的表現策略和傳統中國詩獨有的呈現方式,在他的英文詩裡,他創造了一種可以兼容中西視野的靈活語法。他的理論和批評,尤其是他的比較文學理論和比較詩學,提出了破解單一文化理論設限的方針,打開中西文化互照互省的開放性的對話。他的中翻英,譬如他的《王維》和《中國古典詩舉要》,提供一種自由浮動的視覺,使西方詩人反思及重新調整他們的某些表現策略。他的英翻中,如他的《荒原》和《眾樹歌唱》,對新詩的視野和技巧有新的開拓。

  葉氏著作五十餘種。

  中文詩:《賦格》、《愁渡》、《醒之邊緣》、《野花的故事》、《花開的聲音》、《松鳥的傳說》、《驚馳》、《三十年詩》、《留不住的航渡》、《移向成熟的年齡》、《葉維廉詩選》(楊匡漢編)、《冰河的超越》

  英文詩:Between Landscapes
(in English,. 
Pennywhistle Press, Tesque, NM)、The 
Smell of Rains(《雨的味道》),Ye Wei Lian Shixuan(《葉維廉詩選》)、Between
/

/
Entre 
(French translation by Piere Courtaud) 

  批評和理論:Ezra Pound's Cathay 
(Princeton Press)、《現象.經驗.表現》、《秩序的生長》、《比較詩學》、《歷史.傳釋.美學》、《解讀現代後現代》、《中國詩學》、《中國詩學增訂版》、《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與
Diffusion of Distances:
Dialogu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UC Press)

  翻譯(附批評理論長文):Modern Chinese Poetry, l955-l965
(Iowa University Press)、Lyrics from Shelters:
Modern Chinese Poetry, l930-l950 
(Garland Press)、Hiding the Universe:
Poems of Wang Wei
(Wushinsha-Grossman Press)
、Chinese Poetry:
Major Modes and Genres
(UC Press/
Duke University Press)

  西翻中﹕《荒原》、《眾樹歌唱:歐洲與拉丁美洲現代詩選》(All the Trees Sing, translations from modern European and Latin American poets such as St-John Perse, Seferis, Guillen, Paz, Borges, Machado, Celan, Du Bouchet, Montale, Ungaretti, etc.)

  散文﹕《一個中國的海》、《歐羅巴的蘆笛》、《尋索﹕藝術與人生》、《紅葉的追尋》、《幽悠細味普羅旺斯》、《細聽湖山的話語》

  畫論:《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

  童詩:《孩子的季節》、《樹媽媽》、《網一把星》

  葉氏自一九六七年起便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曾任比較文學系主任凡十年。一九七○、一九七四年,曾以客座身分回臺大協助建立比較文學博士班。一九八○—一九八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講座教授,協助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其後數度為北京社會科學院,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等校邀請講授比較文學,近代文學理論,現代文學,臺灣文學,道家美學與後現代等課題,一九八○—一九八一年間並協助北大發展比較文學。一九八六年五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他的《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其後三聯又出版他的《中國詩學》,此二書和他編的比較文學叢書甚為兩岸三地學者喜愛。一九九○年十月,臺灣輔仁大學第二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詩與超越」並以葉氏為主題詩人作專題討論。童詩《樹媽媽》為臺灣行政院文化組選為一九九七年度最佳兒童讀物,同年廖棟樑和周志煌編印葉維廉論集三十二篇《葉維廉:人文風景的鐫刻者》。

  一九九九年春,他帶領幾位美國、法國、日本前衛表演藝術家
(Allan Kaprow, Helen
&
Newton Harrison;
Jean-Jacques Lebel)
在國立臺南藝術學院作一系列的「發生」「後發生」表演藝術活動;他個人提供一天的「生活詩∕詩生活」,帶領學生通過詩的原點,穿過多重媒體、多重感知網的演出;冥思詩;舞詩;畫詩;由詩象引發人體雕塑;和以主導的春觴;春溶;春燈等。

  自一九九八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籌劃出版其全集共十二集,二○○二—二○○四年八月,其中九集完成出版,二○○二年在南京舉辦的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國際會議並設特別座談會討論其全集的重要性,包括其英文著作在國外的影響。葉氏並被邀在大會作主題演講。同年九月,母校臺大總圖書館展出其全部出版物,手稿,書信照片等,並舉辦葉維廉作品研討會。

  二○○五年,加州大學授予卓越教授榮譽。

  二○○八年三月,北京大學與首都師範共同合辦「葉維廉詩作研討會」。同年,他增訂版的《中國詩學》被選入稱為新四庫的《中國文庫》。

  二○○八年八月,任國立臺灣大學「白先勇講座」教授一年。

  二○一○年五月,
UCSD
舉辦葉維廉作品國際研討會及詩歌朗誦會慶祝葉氏榮休。

  二○一一年十月,應北大新詩研究中心之邀任該校首任駐校詩人,十一月澳門大學舉辦「葉維廉作品研討會」。

  二○一一年十一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舉辦「眾樹歌唱:歐洲拉丁美洲現代詩選譯(增訂版)」新書發表會,多位享譽國際之畫家、詩人、文學家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