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文以載道」至「沈思瀚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義
自「文以載道」至「沈思瀚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義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自「文以載道」至「沈思瀚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義

作者: 邱培超
出版社: 大安
出版日期: 2012-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9.30
本店售价: RM78.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清代學術的發展特色之一,即為「學術史視域的出現」。清儒透過此視域而有極大的企圖心為各學科區分畛域,釐析經、史、子、文等知識間的界線與區別。因此,本書於學術史視域下,探討清代十八世紀末葉以降,阮元學圈針對「文學」所做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之分疏,馴致擺脫「文以載道」的束縛,進而促使文學獨立,成為清末民初純文學萌發的潛流。

  阮元學圈透過觀念的辨析與崇祀六朝文人等方式,鉤抉自孔子〈文言〉至明代四書文之文統流脈,而以「文筆論」及《昭明文選》為其理論根據,批判唐宋八家之作屬經史子而非文。於「以字為首出」的清學風潮下,阮元提出「古文小學與辭賦同源共流」的理論,造成《文選》的研究亦深受影響,不僅開啟《文選》中博物學的另一學術動向,晚清劉師培、章太炎與黃侃等人亦深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