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空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空性教導
空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空性教導
上一张
空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空性教導
下一张
prev next

空性: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空性教導

作者: 蓋.紐蘭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1-07-1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空性是解脫的起點,也是終點。本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者宗喀巴大師,在影響後世甚大的實修經典《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空性教導。

  ★一本通往空性的入門書,豐富而簡練,充滿常識和貼切的例子,任何對佛教感興趣的人,都會從中獲益。

  ★《菩提道次第廣論》英文本編譯者蓋.紐蘭(Guy Newland)集三十多年的體悟,精練、概括重述宗喀巴的關鍵想法,幫助讀者逐步建立正確的「空性」觀點、見地與實修方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以空性智慧直接斷除煩惱及痛苦,帶你趨入勝義真實的世界。

  作者蓋.紐蘭(Guy Newland)是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英文本的編譯者,他在大學時代便開始與美國藏傳佛教學家傑弗瑞.霍普金斯(Jeffrey Hopkins)一起研究藏傳佛教。這本書是他集三十多年來對藏傳佛教格魯派所談論的空性的體悟,以他自己的語言及豐富貼切的例子,精練、概括與重述宗喀巴《廣論》中關於「空性勝觀」的關鍵想法與論點。

  宗喀巴.羅桑札巴(Tsong-kha-pa Lo-sang-drak-pa)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者,而《廣論》是宗喀巴個人的修行教誡,他在《廣論》「空性勝觀」中為我們顯示他如何閱讀佛教中觀論師龍樹、月稱的方法,以避免許多早期詮釋者所犯下的錯誤,並教導我們如何運用智慧去觀察、思惟、選擇「空性勝觀」的見地,以免落入修習的歧途。

  宗喀巴說,只有單獨的「觀察修」(analytical meditation)或「安止修」(stabilizing meditation),都是不夠的。源於我們的貪婪、仇恨、嫉妒、恐懼、瞋恨、驕慢與愚痴,即使這些煩惱並未以強烈的方式展現或看似不存在,它們潛伏、隱藏,就如同深植於我們的心續之內的根。

  這些煩惱如同長在心表面的雜草,修習寂止能夠壓制以惱人、痛苦形式所展現的煩惱,而修習智慧則可以在其上生起甚深的勝觀,穿透一層比一層細微的自我欺騙,最後甚至根除最細微的、潛伏的煩惱。本書可以帶你遵循智慧之道,認清自己最根本的邪分別,進一步去探索「我們如何存在」、「事物是如何存在」,最後才能看見事物的真貌,開始為真正的解脫痛苦創造根基。

作者簡介

蓋.紐蘭(Guy Newland)

  他自1988年起於此任教是密西根中央大學(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宗教學教授暨哲學與宗教系主任。他是《菩提道次第廣論》(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的譯者兼共同編輯,也是數本藏傳佛教書籍的作者,其中包括《顯現與真實》(Appearance & Reality)。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

  現專事翻譯,譯有《當和尚遇見鑽石》、《你可以更慈悲》、《蔣貢康楚閉關手冊》、《如是》等書。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如何解脫?
空性如虛空∕宗喀巴的教法∕智慧的力量∕如何變得明智?∕一切善法的來源

第二章 遵循智慧之道
概述∕智慧是佛道的獨特力量∕我們應該研讀什麼經典?∕「道」要根除的是什麼?∕法無我

第三章 我們的選擇至關重大
我們期待什麼?∕掌握目標∕遮破過度∕緣起與空性∕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章 勝義與世俗的電台
勝義觀察∕名言有

第五章 可靠的來源
我們的感官作為知識的來源∕事物生起的方式∕善巧的教法

第六章 勝義真實存在於名言中
「無」(不存在)可以是重要的∕勝義真實存在於名言中∕持有「無見」
事物的本性∕他空性

第七章 自性
遮破不足∕真正的所破境∕心與世界

第八章 兩種中觀
背景∕宗喀巴的解釋∕法庭的比喻∕宗喀巴區分兩種中觀∕結論

第九章 我究竟是誰?
一個謎題∕侵入的大象與已婚的單身漢∕觀察一輛馬車∕補特伽羅
緣起∕視事物猶如幻象

第十章 從觀察至勝觀
勝觀需要觀察∕攝持自心是不夠的∕智慧之道上的寂止∕為勝觀作準備∕勝觀∕一個完整的修行

致謝詞
附錄——各章精要
名詞解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