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閱讀/出版/圖書館學 > 史料 > 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
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

作者: 文浩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 2017-07-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85.00
市场价格: RM105.40
本店售价: RM92.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全球死於饑荒的人中,有80%喪命於中國和蘇聯。基於對這個問題的大量和深入的研究,文浩教授在這本書中對這些社會主義制度下發生的饑荒及其歷史和政治根源進行了剖析。他指出,斯大林和毛澤東所主導的過於雄心勃勃的工業發展計劃比革命之前的饑荒給蘇聯和中國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名人推薦

  作者聚焦於以饑荒作為「政治工具」這個問題,系統地分析了農民、城市人口和政府之間在糧食問題上的衝突如何造成了幾百萬人的死亡。這個具有挑戰性的發現是對中國和蘇聯歷史研究的重大貢獻,提醒社會正視大饑荒對國家與其公民關係的長期影響。他還指出,正是因為中國和蘇聯政府從這兩場災難中吸取了教訓,使他們能夠在後來幾十年的執政中避免了饑荒的再次發生。

  本書是相關研究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作者詳細對比了兩個國情複雜的國家,分析了分別在中蘇發生的兩次「大躍進」的戰略、策略和失誤。—— 白思鼎( Thomas P. Bernstei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作者開創了全面而系統分析中蘇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饑荒及其影響的先河……對於這兩場二十世紀最大規模的饑荒,本書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具權威性的比較研究。—— 濮德培( Peter C. Perdue, 美國耶魯大學)

  文浩的這本書對於我們理解中國的大躍進和大饑荒極有幫助,它有力地證明了對社會主義制度下的饑荒問題進行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

  這是一部重要、勇敢而及時的著作。作者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對人為造成的饑荒進行評估,其方法可能頗具爭議,但論據合理,分析合乎邏輯,絕對值得關注。—— 科馬克.歐.格拉達(Cormac Ó Gráda,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學院)

  文浩對饑荒和「食物政治」作了大膽而創新式的研究。他探討重大問題,為當下的辯論帶入冷靜客觀的學術精神,既有知識分子的無畏,同時完全沒有忽視本書主題的沉重感。—— 史蒂夫.史密斯( Steve Smith,英國牛津大學)

  文浩教授對發生在二十世紀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的大饑荒的比較研究,是前無古人的大膽且成功的嘗試,將兩次饑荒概括為「饑荒政治」更是神來之筆!本書建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戰略和農業合作化運動必然催發鄉村大饑荒的分析框架與敘事邏輯,挖掘了大饑荒發生的制度性、結構性成因,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以及對蘇聯和中國歷史的貫通。—— 辛逸(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文浩


  文浩(Felix Wemheuer)教授任教於德國科隆大學東亞學院,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當代社會史。他曾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留學,2006年獲得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2008至2010年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擔任客座研究員。他的英文著作 Famine Politics in Maoist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出版之後廣受好評。他還有數部著作,包括德文版的《毛澤東傳》。

項佳谷

  項佳谷(Jiagu Richter),現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維也納外交學院,為中國西南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著有《法律專業語言》、《政治家的聲音》,譯有《1900 年的北京─義和團起義》、《國際人權法》、《火車大劫案》等書。
 


目錄

中文版序   xiii         
致謝   xv         
前言   xvii         

第一部分:斯大林和毛澤東時代大饑荒的比較
第一章  糧食供應緊缺時期農民的「貢獻」   3
第二章  保衞城市,為政權的生存而戰   45

第二部分:毛澤東時代中國饑餓問題的政治化
第三章  饑餓問題上的等級劃分和 農民與政府的關係(1949–1958)   61
第四章  為防止城市饑荒而讓農民挨餓(1959–1962)   97

第三部分:邊遠地區的饑荒
第五章  帝國的負擔:烏克蘭和西藏的「民族化」   135
第六章  「為解放西藏抓地鼠充饑」: 中國官方歷史記載中的饑荒   155
第七章  「種族滅絕」:西藏和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反敘事   173

終章與結論
終章  經驗教訓:蘇聯和中國如何避免饑荒   207
結論  饑餓與社會主義   229      
    
索引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