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視覺傳達藝術4-形象包裝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視覺傳達藝術4-形象包裝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視覺傳達藝術4-形象包裝

作者: 龍冬陽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 2006-04-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0.00
市场价格: RM107.70
本店售价: RM94.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近三十年來,台灣的視覺傳達設計在「企業識別」與「包裝」的設計發展上,是緊跟著台灣的經濟發展逐漸茁壯成長。台灣形象設計與包裝設計發展歷程,早期著重於產品改善與品質提升,中期著重於產品與包裝設計及企業識別體系,近期朝野均共同努力,推動發展國際品牌,提升台灣設計之國際形象。

  台灣經濟發展以外銷為導向,亦因此帶動了國內產業的發展,六○年代外銷產品以農產品為主,七○年代以發展輕工業產品:成衣、玩具製品、鞋類為主,此一階段政府相關單位輔導外銷業者改善的設計項目,係以產品品質與包裝為主。八○年代後台灣經濟起飛,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外銷產品擴大至紡織、家電用品、機械五金為主,至九○年代隨著國內產業轉型至高科技產業,經濟部陸續推動「提升品質計畫」、「提升設計能力計畫」及「提升產品形象計畫」,外貿協會設計推廣中心為協助企業開拓市場,促進產品銷售。積極致力於有關「商業包裝設計」、「商標」、「企業識別體系」(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s,簡稱CIS)等觀念之引介與企劃設計技術之輔導教育工作,普遍獲得企業界和設計界認同,而紛紛投注龐大的財力、人力和時間研究改善,設計界亦將 CI 設計列為核心工作。並與八○年代起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及「文化、產業與地方綜合發展計畫」結合。二○○二年起台灣起動「發展國際品牌」與「文化創意產業」等計畫,全力發展設計產業。

  台灣的形象與包裝設計發展過程,自八○年代以來,已獲國際知名設計公司、CI專家與包裝設計師參與輔導交流,以及國內政府相關單位、設計教育界、平面設計相關協會、媒體等共同努力,使「企業識別」、「形象」、「包裝設計」在台灣萌芽、茁壯、成長,設計人才輩出,不僅獲得企業界的青睞,在國際上也屢獲肯定。

  設計師實踐自己的美學理念,對創造台灣產品附加價值,對推動台灣美的形象,提升企業與品牌形象有一定的成效,對常民生活美感的提升亦有貢獻。台灣設計師用什麼樣的象徵符號來表現企業或產品特性呢?

  本書所介紹的設計師,是台灣設計發展與國際經貿發展和國際設計交流接軌時期(1980-2005年),所孕育歷練出來目前仍從事設計實務,且著重視覺美學創作、藝術性表現的設計師,包括:廖哲夫、蕭文平、林磐聳、游明龍、唐惠中、林宏澤、王炳南、林建宏、陳清文、侯曉蓓等人。他們成長的經驗與作品,呈現出本土設計創作者對台灣的愛與成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