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我的菩提樹
我的菩提樹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我的菩提樹

作者: 張賢亮
出版社: 九歌
出版日期: 1997-01-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靠著一桿筆從勞改中脫困��

小說家張賢亮的命運�

記者�邱婷/專訪

�對照文學評論的分析,經常會感覺到作家是「化外之人」。看大陸文評家講張賢亮的《綠化樹》落後的婦女觀、反共之說,再聽他高談商品經濟是當前大陸主流,如何將頭腦從小說轉到生意上,更覺張賢亮屬於無法被制約、歸類的一群。

�八○年代,大陸作家張賢亮的小說轟動了海峽兩岸,隨著在台灣的出版,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等小說都受到此地的注意,然而,講起文學評論對他的說法,首度訪問台灣的張賢亮有直截了當的回答,就像他講到自己何以在困厄的環境中搖起筆桿的理由一樣,總是給人一種因過於簡單而令人產生意外。

�張賢亮說,自己是非常重視女性的人,因在苦難環境中曾受過女性關心,令他深刻體會到,在惡劣的環境中女性比男性還能持有一分慈愛心,因此,他以「我筆下的小說,有不好的男人,卻沒有不好的女人」反駁那些不同的看法。張賢亮說,他的小說都在反映現實生活,迄今相信大家不否認整個社會還處在男權社會,「小說總不可能走在社會現實之前吧」。

�張賢亮自認自己與文評之間從來沒有對話。他主張,好的文學評論家該是很好的導讀者:「自己的作品要直接讓讀者感受,不願通過文評者去指導讀者」。至於「反共」說,他說,「文學又不是新聞,哪有什麼『共』與『反共』,我的作品只有人道主義文學,只承認是個寫小說的,如此而已」。

�張賢亮寫小說,被台大中文系教授沈謙形容是「從生命力迸發出來的」,而他自己在不得已的環境中藉小說脫困的過程,更是他渾然天成的創作最好的印證;張賢亮十三歲就開始寫詩,廿歲以一首<大風歌>,轟動文壇,但隨後被判為不滿現實的反革命詩篇,從此下放勞改廿二年之久,經年累月的勞改生活,雖沒有看過一本小說,但一九七九年之後政府需要大批教員,張賢亮為了讓組織注意到自己,好脫離農場的勞動行列,「憑著一點文化,就寫了『木馬人』」。

�張賢亮後來果真當了小學教員,但他形容已不會寫詩了,只好再試著寫另一個故事叫<四封信>,沒想到,居然被登在《寧夏文藝》封面故事,當時的他,「啊」了一聲,「原來這個就叫做『小說』,之後便不可收拾地寫下去」。

�張賢亮說,第三篇小說就被省裡領導注意到,而他的地位也確切隨著小說出爐而一路被往上抬,令主宰小說人物命運的張賢亮不得不反過來說,「小說真的改變了我的命運」。

�如今的張賢亮不僅在寧夏文聯有很高的地位,同時也是政協委員,更有趣的,他還證實了文壇流傳「張賢亮做生意去了」的說法。他說,現在商品經濟是大陸的主流,喜愛透過各種嘗試去體驗生命且站在時代尖峰的張賢亮,相信上帝造人「可能」是賦與全能,只是社會分工而有不同專業化,試過小說之後,他也要試試自己做生意的成績,於是創設了「西部影城」。

�張賢亮結合影視拍攝場及廣告等所籌設而成的「西部影城」,為西部地區賺取不少商業資源,而一開始,從教導農民、牧民懂基本禮節到服務,甚至每個垃圾桶的設計,他樣樣自己來,他說,「我又要想,又要幹,可能未來還要演電影」講到這兒,張賢亮眉飛色舞來,他說,他客串過謝晉的「老人與狗」可是一次OK。也許下次看到張賢亮,他又是另一番局面。

---------原載《民生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