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科普丛书 > 想像比知識重要
想像比知識重要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想像比知識重要

作者: 何子樂
出版社: 群學
出版日期: 2003-10-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此書為教改建立了一個討論的平台!
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書作者為知名的化學教授─何子樂,他是交通大學講座教授,由於他的身分及地位都非常崇高,他本身也主編了一套國際性的化學叢書,由他這麼一位具有豐富研究經驗及國際聲望的大學教授來介紹他對科學教育的看法,我覺得關心教育、關心子女、關心國家未來的人都應該來看這本書。

  何教授這本書幾乎觸及到每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看這本書可以討論許多有意義的問題,而且與國內有直接相關的問題,何教授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針對國內寫的,有的是介紹國外的情形,但他的目的還是要談國內的現狀,所以這本書的功能我認為是當作一個論壇、一個起點。

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劉廣定(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本書作者不但科學知識豐富、修養深厚,即文史方面亦不遑多讓。書名之副標題雖是「科教見思」實為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淺見以為,教育工作者須先充實個人之人文與科學素養才可能培養下一代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是故鎮重向教育界人士,特別是中學和大學教師推薦這本《想像比知識重要》,因它能幫助人文社會專業人士了解科學精神與科學觀念,也能傳遞人文思想給科技專業人士。又擬鄭重向研究所及大中學生推薦這本文字流暢易讀,能充實科學、人文及語言知識、引導正確思考方式的好書。相信讀者日後必覺受益匪淺。 (more)林基興(任職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作者「學富五車」(想像力超越六車),對於科學界(還跨足文學藝術、政治等呢)的人與事,不論古今中外均「難逃他的法眼」。其文「短小精悍」、「短而美」,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閱讀。

作者簡介

何子樂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台灣大學畢業,加拿大UNB哲學博士,專攻有機化學。
  曾受教於1990及1994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為哈佛大學的Corey 教授及南加州大學的Olah教授。

  他的研究興趣,在有機化合和天然物化學,發表了近200篇相關論文。近年有志著書,以較獨特的內容和體裁為導向。已出版英文書十六冊,其中包括編寫《有機合成試劑》系列。這套實用性參考書本來是已故哈佛大學飛水教授夫婦主持的,資料繁廣,故工作艱鉅。被美國出版社聘為繼任編纂,可稱異數。何教授對科學教育,甚感興趣,經常為文介紹化學知識,現已結集《化學花絮》、《化學攬勝》、《勢難匹敵》等,另有專業中文冊籍二本。

適用對象

科普、科學教育


目錄

序言 v

  • 第 1 篇 成為一個科學家 1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3
    靈感及啟示 6
    好奇心、想像力 10
    各得其所 15
    察判與判察 17
    超越幻境 22
    新觀點、新景象 24
    真知灼見 29
    實驗精神 34
    擇善固執 39
    走火入魔的學術言論 42
    智慧財產權與實證主義 46
    信念與理性 49
    必然與偶然 52
    欺世盜名,作繭自縛 56
    寫真 59
    絕對誠實 63
    海市蜃樓 66
    星圖和異象 71
    科學家的夢 74
    天才與才藝 78
    殘而不廢 81
    一些科學家的癖性 85

  • 第 2 篇 什麼是科學? 89
    科學的本質 91
    硬科學與軟科學 98
    數學與有機化學的近似性 102
    分與合 106
    與古文學家談科學,可以嗎? 109
    權威之患 112

  • 第 3 篇 著述之苦樂 117
    有眼無珠 119
    無理取鬧 123
    編輯與作者 127
    慷慨的科學家 131
    名次 136
    誰先誰後 140
    拔得頭籌 145

  • 第 4 篇 科學家族 153
    衣缽承傳 155
    克紹箕裘 160

  • 第 5 篇 科學教育 207
    科學教育—巴西經驗 209
    建構數學和庫默爾 213
    過勿憚改 217
    「義和」島 219
    全天放牛 223
    學風與傳統 226
    鄉愿化的推薦制度 230
    大學的價值 233
    文化感應 237
    師生之間 241
    立正、往後退 244
    語文能力—兼談教授抄襲論文事件 248
    惜墨如金 254
    科學講述的藝術—巴勒格的忠告 262
    文章夾注外文之辯 266
    從術語說起 272
    著作權之歸屬問題 276

  • 第 6 篇 科技政策 279
    基礎乎?應用乎? 281
    羊頭狗肉 286
    借鑑東洋 288
    蘭式學術之濫觴 292
    哀調重彈 302
    彼得原則在台灣 304
    跋 308
    索引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