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教育 > 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
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

作者: 沈中偉著
出版社: 心理
出版日期: 2004-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將焦點放在「科技」與「學習」上,本著以「學習為本,科技為用」的理念,關注如何將科技或教學媒體當作學習工具,藉以促進有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技能、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建構知識。然而,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很多,除了資訊科技或教學媒體之外,最重要的還有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策略;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因此,本書的架構與內容包括:探討科技促進學習的理論基礎、教學設計理論、系統化教學設計、科技融入教學方法、教學媒體之選擇與運用模式、遠距教學、有效的學習工具、學習評量、以及培養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進而自我激發內在動機、自我監控、自我評量,才能促進有效學習。

作者簡介

沈中偉

學歷: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科技博士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閱覽組主任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兼任副教授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兼任視聽教育中心主任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籌備主任

現職: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暨視聽教育中心主任
  台灣教育科技與傳播學會理事
  教學科技與媒體雜誌編輯委員

著作:
  建構主義之國小資訊理念:行動研究之實踐與省思(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國小資訊教育的省思與理念(本文榮獲資訊與教育雜誌社一九九九年優良作品)。
  教育科技與媒體專論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科技的涵義與本質
   第二節 科技如何促進有意義的學習
   第三節 科技融入教學理念探討
   第四節 科技融入教學之理由與層級
   第五節 科技在學習上的角色
   第六節 科技融入教學所遭遇之困難與解決之道
   第七節 資訊社會教學創新之特性

第二章 科技促進學習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哲學基礎
   第二節 系統理論
   第三節 傳播理論
   第四節 學習理論

第三章 系統化教學設計與教學設計理論
   第一節 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涵義
   第二節 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模式與步驟
   第三節 教學設計理論

第四章 科技融入教學方法探討
   第一節 直接教學法
   第二節 發現學習法
   第三節 建構式網路教學模式
   第四節 網頁主題探究教學法(WebQuest)
   第五節 資源本位學習

第五章 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設計
   第一節 問題導向學習的涵義及其成效
   第二節 問題解決的歷程與策略
   第三節 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策略

第六章 教學媒體之選擇與運用模式
   第一節 媒體的種類及其特性
   第二節 媒體選擇的考慮因素
   第三節 系統化計畫運用教學媒體的模式

第七章 遠距教學
   第一節 遠距教學的涵義
   第二節 遠距教學系統的類型與特性
   第三節 數位學習之省思
   第四節 優良數位學習網站舉隅

第八章 有效的學習工具
   第一節 Inspiration概念構圖軟體之簡介與操作
   第二節 電腦為心智工具促進學習
   第三節 科技促進學習:以影片為工具
   第四節 運用科技促進英語學習

第九章 自我調整學習
   第一節 自我調整學習的涵義
   第二節 自我調整學習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自我調整學習的循環階段
   第四節 自我調整學習的教學模式

第十章 學習評量
   第一節 傳統評量的缺失
   第二節 檔案評量
   第三節 實作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