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活用禪的智慧
活用禪的智慧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活用禪的智慧

作者: 學蠹編輯組
出版社: 華谷文化
出版日期: 2005-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禪宗是中國獨特的智慧,釋迦牟尼在兩千五百年前開悟後,發現了禪。它由印度傳到中國,又傳到日本,現在又傳到西方。到了二十世紀中後期,西方的社會思潮由激烈轉為追求內心的寧靜,故一些東方固有的修心養性方式,如瑜珈,又蔚為風潮。而禪宗講究清靜、直指人心的思想,亦在這時候又再度攫獲矚目,成為後工業化時期最受重視的思想。

  嚴格來說,禪宗並不是一個宗教。在宗教理論上面來看,禪宗並沒有固定教義與理論,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傳承系譜;更重要的是,它沒有一部固定的經典傳世,後人所見多是一些言行錄,各有闡釋,未定一尊。當然,這與禪宗內部所談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有相當關係。

  禪宗帶給人們的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就像是水與空氣一樣,隨時隨地都有變形,卻又影響人類至深。空氣重要嗎?無疑地,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它唾手可得,卻又讓人不珍惜。許多禪宗公案也是傳達這樣的意旨,智慧其實在周邊處處可見,只是人們就因其太平常,而忽略了。

  當時的高僧透過許多富有機鋒的言行來點醒愚昧眾生,後來的人們用筆將這些故事一則則記錄傳鈔下來,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公案」。也因為如此,這些故事都是用語錄體,連不識字的人都可以藉由「說故事」的方式領略禪宗的智慧,這也間接地傳達了「生活無處不智慧」的意涵。

  本書輯錄了一百餘則有趣的禪宗公案,共分為:「心心相印輯」、「五葉輯」、「傳燈輯」、「人生道場輯」等四個輯錄。分別從禪宗的初始、立意、傳承、人生智慧來探索禪宗公案的趣味。藉由這些古代高僧的言行,我們可以找到屬於我們的生活智慧,所謂佛土不離世間,只要有心有性,到處都是淨土。打開這本書,找到智慧,並活用它!

作者簡介

學蠹文化編輯部

  學蠹文化編輯組裡,是一群醉心於文學與閱讀的編輯。每每以自虐狂自況。正如簡媜說的:「把編輯台當作一家電動削鉛筆機,將自己視作一隻有受虐傾向的鉛筆……在每一個晴天,在每一個窗外下著雨的晚上,因自己的生命中於找到施虐者。而流出感恩的薄淚。」是的,我們是一群無法自拔的受虐者。

  我們喜歡中國古典讀物,在多少的夜晚裡,這些方塊滿足了許多孩童的幻想,是魯迅、周作人、沈從文、蔣夢麟、老舍……這些在中國文學上光輝萬丈的名字們,也和我們這些後生小輩一般,曾接受這些舞動的方塊哺育。

  曾幾何時,熱愛跳舞的方塊不跳了,他們被厚匣中的線緊縛,不得脫身。藉由我們的努力,要讓它重新跳躍,舞動人生。學蠹,是另外一種咀嚼知識的角度,讓那些方塊,再度熱舞!


目錄

心心相印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拈花微笑
菩提本無樹
風幡之議
途中珍重
棒與喝
香林家風
無情說法
磨磚成鏡
悟與不悟
小火也是火
一與十
豔詩
如來禪和祖師禪
一宿覺
心佛不異
多撿一些
意在鑊頭邊
無上法寶
地獄與極樂
我是侍者
樹根
釘著?掛著?
隻手之聲
臥輪有伎倆
斷三際
佛法無二

五葉輯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玉頭
知恩與報恩
轉身
問死初上座
飛來佛
一路順風
信物
變與不變
虎頭長角
無嘴說法
馬祖吐痰
拂塵說法
不在別處
快樂與痛苦
芥子與須彌山
還好有我在
提起放下
不見得
自傘自度
能大能小
滿與不滿
靈利道人
只為有所以來
森羅萬象一杯茶
不病之體
懶融觀心
草是什麼顏色
投子義青
烏臼吃棒

傳燈輯
*麒麟可即圖,龍像俱傳燈。
*燈即智慧,眾生因智慧而解脫,故稱教導佛法為「傳燈」
*從來的地方來,往去的地方去
途中珍重
密傳與無傳
蛤蟆與老茄
徑山和尚有妻否
安心
菩提什麼樣
賊入空室
珠在何處
非佛非驢
一堆牛糞
我非眾生
八風吹不動
月亮偷不去
生與死
是這樣嗎
糖餅
人各有識
梅子熟了
神通茶
但吃肉邊菜
誰更危險
平生喝佛罵祖
禪師做女婿
別人不是我沒時間老
不能模仿
老與小
丹霞燒佛
請衣服吃飯
求人不如求己
把門關好
銀貨兩訖
葬禮
一襲衲衣
不得道長短
將軍的懺悔
堂中首座

人生道場輯
*心地乾淨方為道,退步原是向前
*布袋在肩才是重,空手真自在
*佛祖頂禮拜佛祖,菩薩合掌念菩薩,求人不如求己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賣油翁
成見
佛心是什麼
滴水和尚
無佛可求
廢紙一堆
誰是禪師
地獄
畸形
殘缺的鬼
三件古董
禪是什麼
除去心頭火
一休與五休
主人公在哪裡
金屑在眼亦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