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

作者: 田玉川
出版社: 漁人文化
出版日期: 2007-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9.00
市场价格: RM38.30
本店售价: RM33.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皇帝吃的豆腐,當然和你吃的不一樣!
朱元璋為了保持儉樸,把豆腐列為御膳,每頓所吃的一塊豆腐竟要用「若干金」;
清道光皇帝想吃一碗只要四十文錢的「片兒湯」,竟然花了幾萬兩銀子仍未吃到;
光緒皇帝吃的雞蛋要一兩銀子一個,慈禧太后吃的雞蛋竟然卻要二兩銀子一個…‥
御膳為何都這麼貴?
不貴?哪來的油水!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傾力關注民生,通篇貫穿民為邦本的優秀傳統思想。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人的共識。飯碗,至今仍是職業的別稱;請吃和吃請,依然是通用的交際方式;吃官飯,依然是最理想最穩定的生存方式,就連視之為神聖的官職名主席和副主席,其本義也是在飯桌上排座次得來的。因此,吃飯之道,其實就是天道和人道。《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從解析五千年「吃」文化入手,透過透視上自帝王及其形形色色的奴才,下到平民百姓的種種吃飯之道,從歷史文化角度和哲學的層面揭示中國「吃」文化的本質。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把握幾千年改朝換代的規律,深刻地指出:肚子革命,是改朝換代的內動力!吃飯有理,肚子革命,天經地義,誰能阻擋?
《關於飯碗的那些事兒》從解析五千年「吃」的文化入手,透視上自帝王及其形形色色的奴才,下到平民百姓的種種吃飯之道,從歷史文化角度和哲學的層面揭示中國「吃」的文化本質。

  本來,老百姓定期把自己的血汗換來的收穫中的一部分或絕大部分拿出來交給當權者,就是授予了他們吃飯的全權管理權。老百姓才是飯碗的真正主人,他們吃的是自己的飯。當權者只是吃老百姓飯的雇傭者。猶如當今之老闆與員工一樣,老百姓完全有權要求這些雇傭者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更有權處罰、懲戒他們,直至更換、剝奪他們的飯碗管理權。但強權「牧」民的惡果是,吃與被吃,主與奴的關係被完全顛倒了。

作者簡介

田玉川

陝西彬具人,報刊資深總編輯、暢銷書作家、詩人。今在北京,先後任北京鐵流公關策劃有限公司採通部主任、中國科協《科技與企業》雜誌副總編輯、中國文聯《神州》雜誌執行總編輯、民政部所屬《公益時報》副總編輯、專業作家等。
主要著作:《傾斜的大陸》、《中國菜》、《中國社會病與新千年》、《抱愧長江》、《面子!面子!》、《面子學》、《栗子!栗子!》、《誰是你的朋友》、《老闆的二十條戒律》、《圈子!圈子!》、《晉商霸經》、《晉商鑒經》、《人情潛規則》、《後宮政治》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