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

作者: 蘇瑞鏘
出版社: 前衛
出版日期: 2007-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他超越了「黨籍」:
這個原本「訓練政工的政工」,為何自國民黨出走?
他超越了「省籍」:
這個「外省人」如何跨越文化藩籬,克服「外省籍」自由派對台灣「地方勢力」的疑懼,與「本省人」站在一起?
他更超越了「國籍」:
民進黨成立後通過「住民自決」的決議,其中已蘊含放棄中華民國國籍而選擇台灣獨立的可能性,基於民主優位的原則,傅正亦表示支持。

  「親身經歷了國共兩黨用槍桿子搶政權的血淋淋教訓後,更堅定了我對民主的信念。……所以,四十年來,我在台灣所追求的,甚至不惜以自由為代價乃至生命為代價所追求的,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除了民主,只有民主。」──傅正,1989

  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指導創建民主進步黨、整合中國五四精神與台灣民主實踐傳統的行動思想家、「外省籍」自由主義大師、台灣民主不朽鬥士傅正傳

  傅正(1927-1991),本名傅中梅,生於中國江蘇省,1950年隨軍隊來臺。原本走「蔣經國之路」,然不久卻改走「雷震之路」。1950年代,他是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作者與編者;1960年5月,他又與雷震共同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同年9月爆發雷震案,他亦遭當局逮捕;1986年,再度出面籌組反對黨,終於成功組成民主進步黨,成為戒嚴時期極少數參與兩次組黨的民主鬥士。

  此外,來臺之初,他不但是國民黨黨員,而且還是軍中「訓練政工的政工」。之後由於不滿國民黨當局違反民主的行徑,遂脫離國民黨集團,這是「黨籍」的超越。而在主編《自由中國》和參與兩次組黨的過程中,本身為「外省」籍的傅正,不斷突破「省籍」的藩籬,一再與「本省」籍民主人士攜手合作,這是「省籍」的超越。1972年,面對臺灣外部的國際空間逐漸被中國排擠的危局,他曾幫助雷震完成〈救亡圖存獻議〉,其中建議國民黨高層「從速宣布成立『中華臺灣民主國』」。而民進黨成立後通過「住民自決」的決議,其中已蘊含臺灣住民選擇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可能性,基於民主原則,他亦表示支持,這是「國籍」的超越。由此可以看出傅正在參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的過程中,不斷超越既定生命格局的努力。

作者簡介

蘇瑞鏘

  臺灣臺中市人,1968年出生。私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並任教於國立彰化高中。
主要研究方向為臺灣民主運動史與人權發展史,已出版《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稻鄉出版社出版,2005),並發表(含待刊)學術論文及書評二十餘篇、雜文百餘篇,目前正積極撰寫博士論文。


目錄

附錄二
目次
薛 序?薛化元 3
自 序  5

第一章 緒 論 15
第二章 早年生涯及其政治路線的轉變 27
第一節 早年生涯 28
第二節 走上「蔣經國之路」 33
第三節 脫離「蔣經國之路」 34
第四節 脫離蔣經國路線的歷史詮釋 41
第五節 轉向「雷震之路」 49

第三章 《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作者與編者 63
第一節 《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歷史地位 64
第二節 作為《自由中國》的作者 67
第三節 作為《自由中國》的編者 83

第四章 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 95
第一節 「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的發展 96
第二節 「選舉活動的脈絡」與「思想啟發的脈絡」 102
第三節 「胡適的取向」與「非胡適的取向」 109
第四節 「只鼓吹但不參與的態度」與「既鼓吹也參與的態 
 度」 114
第五節 「檯面上的角色」與「檯面下的角色」 119

第五章 雷震案 125
第一節 白色恐怖的年代 126
第二節 雷震案的爆發 131
第三節 警總對傅正的指控 135
第四節 感化處分的分析 141
第五節 獄中生活 147

第六章 從出獄到再組黨 153
第一節 任教世新與東吳 153
第二節 助撰〈救亡圖存獻議〉 169
第三節 1980年代前期對民主政治的關懷 176

第七章 參與籌組民主進步黨 187
第一節 組黨運動的再出發及其挫折 188
第二節 秘密組黨 191
第三節 從宣布組黨到召開第一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 199
第四節 傅正對籌組民主進步黨的貢獻 203
第五節 戰後臺灣組黨運動史上的傅正 211

第八章 最後五年 219
第一節 擔任民主進步黨黨職 219
第二節 鼓吹開放「外省」人返鄉探親 224
第三節 首次返鄉 228
第四節 參與平反雷震案 231
第五節 主編《雷震全集》 234
第六節 競選立法委員 240
第七節 病逝 247
 
第九章 超越及其動力 277

第一節 黨籍、省籍與國籍的超越 278
第二節 「自決論」與「臺獨論」的辯證 292
第三節 超越的動力─民主信念與道家情懷 297

第十章 結論 311
傅正先生年譜簡編 318
徵引文獻目錄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