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換個想法更好:把握變動調適,開拓成功人生
換個想法更好:把握變動調適,開拓成功人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換個想法更好:把握變動調適,開拓成功人生

作者: 鄭石岩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0-03-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90
本店售价: RM32.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人的想法會帶動行為,牽引感受和情緒,隨之而來的是對行為結果的解讀。現代人的挫折容忍力低,導因於想法不正確:固執己見、缺乏彈性思考、阻抗新觀念、看不清事件的本質。唯有在陷入困境時改變想法,才能突破思考的盲點,看出新希望。

  唯識論的佛理,有著特有的治心方法,作者根據「心所法」中的五遍行---意識活動中的觸、作意、受、想、思五個作用---配合諮商的基本技巧,期望建立一套屬於東方文化的唯識派心理學,提供日常修行和轉識成智的基本運用。本書以幫助讀者重新啟動自己的心力、迎接新的變化為著眼點,其中穿插著真實的諮商個案,值得讀者細細推敲,以增進個人心理的適應能力,提昇高層次的心靈生活。

  佛教的信仰和修持,必須配合現代生活的需要,信仰和生活相融,才能做到「解」與「行」相應。唯識心理學提供了科學和清晰的解釋,讓修持者有清楚的實踐方法。其宗旨和重心,在發展個人正向的性格、態度、情緒和優點,並引導一個人作正向的人生覺悟(正等正覺),找出有限生命的無盡希望。

  唯識心理學目前已完成六部作品,都以唯識論中「心所法」為藍本,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實務經驗,所建構出來。另外五本書分別為:《尋找著力點》、《勝任自己》、《精神體操》、《過好每一天》與《生命轉彎處》。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目錄

總序∕我的創作歷程 4
導讀∕正向的生活智慧:唯識心理學的意義 14
自序∕想得對就做得好 20

壹 當心第一念頭 25
1.從積極面著眼 32
2.踏著現實嚮往理想 38
3.及時改變環境 43
4.靜能培養敏銳 49
5.對時間的觸覺 55
6.換個方式交談 60
7.觸動情意的交融 65

貳 怎麼著眼就怎麼發生 71
1.發揮所長勝於補短 78
2.凡事拖不如及時做 83
3.保持單純的態度 88
4.不苛求完美 93
5.走出厭倦的心境 100
6.不再找藉口 106
7.賭是瘟神 111

參 感受在牽引你的心情 117
1.別太在意別人怎麼想 124
2.打破僵化的觀念 129
3.原諒別人是為自己好 134
4.換個心情好過活 140
5.寬恕可以療心 145
6.向神經質說再見 151
7.與生命聊天 157

肆 想法決定心情與作為 163
1.怎麼想就怎麼活 170
2.創意的彈性思考 175
3.生活的另一視野 181
4.看清挫敗的啟示 186
5.慧眼看批評 192
6.想法帶動心情急轉彎 197
7.心思轉圜的關鍵 203

伍 心思反映你的人生 211
1.簡樸生活的動力 218
2.莫讓消極綁架 224
3.把心力花在有用事上 230
4.提防你的心理弱點 236
5.改變態度可療傷 241
6.認清變化無常的生活 246
7.一念之間天壤之別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