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2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中国史地 > 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海外修訂本)
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海外修訂本)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海外修訂本)

作者: 王奇生
出版社: 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 2011-10-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90.00
市场价格: RM75.40
本店售价: RM66.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九二零年代的“革命”與“反革命”話語既帶有濃烈的專斷性,又富有濃烈的任意性。在此基礎上開始凝固成一種新的“革命”政治文化。

  一九四九年以後的數十年間,中國內地史學界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書寫,基本上等同於中國革命史的書寫。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革命確實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調,是主導整個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符號。在業已告別革命的今天,作為歷史研究者,不能僅僅簡單地放棄、淡忘或者否定那些人們曾經長期沉迷的觀念,而有必要追問,那些早已溶鑄成為人們思想價值觀念的革命話語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又是如何演變的?本書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開。

  本書以歷史上著名的"革命"與"反革命"為研究對象,再現了中國近現代史上在文化視野下的政治風雲、勢力消長的來龍去脈,突破了"成王敗寇"之定評所造成的偏執和專斷,以塵封的史實力圖"復原"和"再現"那個年代的歷史本相,尤其是從"觀念史"的層面來條分縷析,重新加以檢討,得出了不少新結論、新見解,令人折服。

  本書大體由四個相互關聯的專題研究彙集而成。第一、二章試圖從思想史的視角探討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社會思潮的流變;第三、四章側重從文化史的視角分析北伐時期中國三大政黨的"革命"話語;第五、六章從社會史的視角描述共產黨在城鄉基層社會的動員;第七、八、九章則從政治史的視角探討國民黨高層權力機構的演變以及黨在軍隊、大學的組織形態。

作者簡介

王奇生

  湖南湘鄉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職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等機構,著有《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1872-1949)》、《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中國近代通史》第七卷)、《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
  一 “普通刊物”
  二 “復活”與“漸興旺”
  三 與《東方雜誌》競爭
  四 新文化形成“運動”
  五 各方視野中的《新青年》

第二章 個人.社會.群眾.黨:五四前後的關聯與演進
  一 個人、國家、社會
  二 社會與社會主義
  三 社會運動:群眾與黨

第三章 “革命”與“反革命”:三大政黨的黨際互動
  一 從一黨獨“革”到三黨競“革”
  二 三大政黨的黨際互動
  三 “革命”與“反革命”

第四章 “北伐”“南征”與“反革命罪”的緣起
  一 “北伐”與“南征”
  二 “忠於職守”與“反革命”
  三 “殺雞嚇猴”

第五章 黨員、黨組織與都市社會:上海的中共地下黨
  一 “精英黨”向“群眾黨”轉變
  二 “學生很危險”
  三 工人與幫口
  四 政治力量強,組織力量弱
  五 團與黨的競爭

第六章 黨員、黨組織與鄉村社會:廣東的中共地下黨
  一 黨員的社會構成
  二 支部生活
  三 黨費、黨內交通與情報傳遞
  四 地域社會、農民與党

第七章 國民黨最高權力機構的演變
  一 以俄共中央政治局為藍本
  二 孫中山逝世後的權力繼替
  三 國民黨二大之後

第八章 大學校園中的國民黨
  一 大學黨部的籌設
  二 教師入黨,學生入團
  三 教授入黨的情境
  四 聯大區黨部的組織運作
  五 聯大區黨部與學潮
  六 比較中的審視

第九章 “武主文從”:戰時國軍的政工與黨務
  一 以黨治軍的蛻變
  二 軍隊政工與黨務的恢復
  三 文武關係的變奏
  四 政工與黨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