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2,8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论 > 密教概論
密教概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密教概論

作者: 釋惟勵法師
出版社: 知英文化
出版日期: 1995-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00.00
市场价格: RM30.80
本店售价: RM27.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部分內容提要:

第一章 判教論

第一節 序說

  判教即批評所有的教相。任何一個宗派的成立均需要有獨立的最大條件,及獨特的見解,因此立教開宗的基礎工作,盡在判教一事。何謂「判教」呢?掌握住一個原理,並將此原理體系化與合理化,以批評其他一切的佛法,是為「判教」。有的人從時間的前後、有的人從說法的形式、有的人從說法的內容,來批評其他一切的佛法,藉此標榜自己的宗旨為最高,而創設一宗。

  真言宗為保有獨立地位的一個宗派,雖然在「無畏」三藏所譯的經文與注疏、「不空」三藏所譯之經典中均載有真言宗自屬的判教論,然這些祖師所論,尚不及弘法大師之鮮明表現。弘法大師在研究了一切佛法之後,發現了一個最高的原理?「即身成佛」。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這個原理是永遠不滅的宗教理想,是人生如實的當為(Sollen),是佛陀自覺之內證,是法身大日如來的真言。大師自覺這個原理之後,選擇了「六經三論」(註1)為真言教學的權威書,並在他的『辯顯密二教論』中成立了橫的判教論,其為顯密二教的價值批評,另外在『寶鑰』與『十住心論』裏面乃依十住心之思想,奠定了豎的判教論,立證真言密教獨特價值的大論,建立密宗的優秀地位。

【註譯】

  註1 「六經三論」?「六經」

  一、金剛頂經(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

    三卷 不空譯(大正藏第十八卷)

  二、大日經(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七卷 無畏譯(大正藏第十八卷)

  三、金剛頂秘密經(金剛頂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

    一卷 不空譯(大正藏第廿卷)

  四瑜祇經(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

    一卷 金剛智譯(大正藏第十八卷)

 五、聖位經(略述金剛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

    一卷 不空譯(大正藏第十八卷)

  六、楞伽經 十卷 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十六卷)

    「六經三論」?「三論」

  一、菩提心論(金剛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論)

    一卷 龍猛造不空譯(大正藏第卅二卷)

  二、釋摩訶衍論 十卷 龍猛造筏提摩多譯(卅二卷)

  三、大智度論 百卷 龍猛造羅什譯(第廿五卷)

  就真言教而言,「六經三論」中最為重要的乃是『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兩部大經及龍猛所造之『菩提心論』與『釋論』。  

第二節 顯密二教之判教?橫的判教

  就橫的判教而言,佛教各宗乃由種種立場、觀點,批評一切的佛法。從教主的立場來看,佛教可分為三種。

  一、釋迦教。

  二、彌陀教。

  三、大日教。

  一、二是顯教,三是密教。顯教與密教有何差別?以四家大乘的教理,顯露淺略,名顯教;以六經三論組成的真言密教,乃深邃奧秘之教,故稱密教。現在我們就由三個觀點來看顯密二教。

第一、由從能說的教主來看:

  顯教是應化佛釋迦說,密教是法身佛大日如來說。顯教的教主,是應身或化身,而密教的教主是法身。應化佛(釋尊)所說的應眾生的根機而說的方便教,是隨他的意思所說的,是為顯教。但是法身佛所說,開說如來所證的境界之深秘真實說,隨自意說,不考慮根機,不假方便,法彌自然開說所證的境界,是為密教。兩者不同之處分別在於:說法與證法,隨他意與隨自意,方便(淺)與真實(深)。

  關於「法身說法」(註1)的問題,顯教的法身是真如(Tathata)或是法(Dharma)的人格化,無形無象且無說法。而密教的法身,卻是有形有象且有說法,這亦是顯密二教的差別處。得引證『楞伽經』、『智度論』來說明法身說法。

第二、由所說的教法來看:

  能說的教主有差別時,所說的教法當然也會有所差別。弘法大師說:「顯教是遮情之分區,入道之初門」。如:三論的「八不說」、天台的「三諦圓融說」,都還沒有究竟的、法相的體妙離言之勝義諦的境界、華嚴所說的「果分不可說」的十佛自境界等,從密教的立場看來,離言絕對的境界是可說的。法身大日如來,用如實真實語把顯教認為不可說的果分的世界,說了出來,即為密教的世界,所以說顯淺密深。諸位可以參閱弘法大師的『顯密二教論』,以便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三、由成佛的快慢看來:

  所說的教法之根本問題的相違處即在於「成佛的快慢」。顯教的「成佛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證無上菩提。華嚴天台也有「現身成佛說」,可是僅為一個理論,站在實踐的立場看來,畢竟比不上密教的『即身成佛論』。弘法大師即以二經一論八個證文為證據,來闡明即身成佛的原理。請參閱弘法大師的「即身成佛義」。其他真言陀羅尼的優秀,興教大師精微的顯密二教對辯等,開顯密教獨自的世界,極其徹底。


目錄

第一章 判教論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顯密二教之判教?橫的判教

  第三節 十住心的判教?豎的判教

第二章 教理論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 六大體大論

  第三節 四曼相大論

  第四節 三密用大論

  第五節 阿字體大說

第三章 佛身論

  第一節 序說

  第二 大日如來論

  第三節 本地身與加持身

  第四節 兩部曼荼蘿?宗教的藝術化

第四章 成佛論

  第一節 序說

  第二 成佛的方法

  第三節 成佛的階段?斷惑與證果

  第四節 即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