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7,3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中医 > 氣的樂章+來自身體的聲音
氣的樂章+來自身體的聲音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氣的樂章+來自身體的聲音

作者: 王唯工、藍寧仕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 2003-10-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4.60
本店售价: RM74.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氣的樂章》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中醫擅長的是「治病不傷身」,重在尚未明顯生重病之前的治療。許多現代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病人,事實上都可以中醫的醫理概念得到更好的診治、更無病痛的對待。

  但中醫長久以來遭受「不科學」的批評,被認為是落伍過時的醫學。自從西方掀起一般中醫熱、中藥熱的風潮之後,有許多科學投身於中醫科學法的研究,但來沒有人從血液循環的角度來解釋中醫,更遑論如本書作者將其公式化和數量化。

  前台大教務長李嗣涔便說,在他看來,王教授的成就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 本書提出的「共振理論」,不僅與中醫傳統的「氣」、「經絡」……等概念完全契合,也突破了人體血液循環理論長久以來的困境,許多現代醫學無法說明的現象和病因,都得到了解答。

  「為何心臟不和腦的位置對調,如此輸送血液不是較方便?」「為何我們的心臟僅1.7瓦就能將血液輸送全身?」(一般日光燈是20瓦。人工心臟已做到30幾瓦,還是無法取代真正的心臟。)人體的生理運作就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

  本書提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人體的循環原理,也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此外,還有關於練內功、金鐘罩和所謂星象學、胎教等有趣的議題。欲瞭解中醫以及具科學背景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新的發現,一般讀者則可自本書得到更前瞻的養身觀念。

  作者說,「人人應該都可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以前過世的都算夭壽。」

  這將是新的開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

作者簡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聘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醫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多位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來自身體的聲音》

  個人的健康,大部份責任不在於別人,更不在政府,而在於我們自己。我們身體的健康程度,反應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作息模式和面對人生的態度;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我們的免疫力是強還是弱。

  但,身體常常向我們發出訊息,小一點是提醒,大一點則是警告。你,都聽到了嗎?

  本書從「身體」、「飲食」、「心靈」三方面著手討論健康課題。這三大元素之下又分別有三項元素:睡眠、運動、性愛;空氣、水、食物;天賦、情緒、直覺。

  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說明了免疫系統的原理,並舉出非常多的生活中的例子,教導我們認識到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不健康,以及如何藉由改變一些小習慣就能保持健康。這些建議非常實用,有的甚至有立竿見影之速效。

  根據作者的說法,最自然的三種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充足的睡眠、正確的運動、適當的性愛。

  不管我們還要遭遇到多麼恐怖的流行病,在病毒之前,人類必須謙卑;唯有加強自身的免疫力,才是在科學尚未趕上病毒之處尋求自保。

作者簡介

  藍寧仕 (Dimitrios Lenis)本籍希臘,現住台灣。專精於用自然方式強化免疫系統,以達到健康、防老、抗癌的效果。受聘在「安法診所」和擔任脊椎神經學顧問,教授多項強化個人免疫系統的自然療法課程,包括:健康飲食法、運動與伸展、呼吸與放鬆、身心治療、正面思考、憤怒控制等等。

  擁有加拿大道格拉斯大學的理工學位,以及美國洛杉磯脊椎神經醫學院(LACC)的醫學學位,擁有美國的醫生執業資格,以及希臘與歐盟的物理治療師執照。

  曾以一對一的私人講課方式,為許多執業運動員和知名的奧運選手擔任顧問。

  2001年,因為台灣籍的妻子懷孕,搬回台灣居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