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休闲餐旅类 >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

作者: 黎辛斯基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 2004-10-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51
本店售价: RM32.4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工作,是為了得享休閒。」這句話至今仍然適用。「感謝老天,又到了星期五!」我們總是這樣輕嘆。但亞里斯多德所談的休閒,一種什麼事情都不做的自由,跟我們現在企盼每個周末從事的那種休閒,是一樣的嗎?

  在本書中,黎辛斯基娓娓道來從古羅馬時代、啟蒙時代到今天的休閒發展史。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總有一些讓人從日常工作休息一下的日子:禁忌日、市集日、公眾節日、聖日──沒有這些日子,我們將會活不下去。黎辛斯基挖掘出「周」和守安息日的起源,告訴我們:從工業革命時代,工人星期一不上班的習慣,如何慢慢演變為我們今日熟悉的「周末」制度。

  閱讀本書,讓我們對一向被認為屬於自己的時間,有了嶄新的觀照。在周末,我們的穿著會不同,我們會外出郊遊、會睡大頭覺、會讀星期日報紙。我們成為了不一樣的人。如今的「周末」,似乎不再是一段讓人可以什麼都不做的時光,而變成了要求人去做些什麼的日子。我們依賴周末、總認為有責任填滿空閒,究竟,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一如過往,黎辛斯基檢視一個我們視為當然的結構。在《金窩、銀窩、狗窩》一書裡,他檢視的是家庭生活,而在本書,則是檢視休閒──並闡明它對我們生活的深邃影響。

作者簡介
   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 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獲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的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著述圍繞房屋、建築與都市等主題,作品包括《金窩、銀窩、狗窩》、《螺絲、起子演化史》(以上為貓頭鷹出版)、《世上最美麗的房屋》等。他定期為《大西洋月刊》、《紐約客》雜誌及《紐約書評》撰稿,目前是賓州大學都市學系教授。

譯者簡介
  梁永安,台大哲學碩士,譯有《史尼茨勒的世紀──中產階級經驗一百年》、《文化與抵抗》、《狂熱分子》等。


目錄

第一章 自由時光    
  每當星期五下班打卡的時候,打卡機斬釘截鐵的「噹」一聲還是會讓我感到如    獲大赦。因為它標誌著接下來我會有兩天的自由時間

第二章 一周復一周    
  沒有任何自然現象是七天循環一次的,「周」是一種純人為的時間段落……    「周」就像是對曆法的一個嘲笑,它我行我素,無視四季的差別,一往無前

第三章 有深意的一天    
  禁忌日的核心特徵是日常活動的停止,特別是那些需要體力的活動……規律性    的禁忌日乍看肖似周末,氣氛卻與現代人用來休息和娛樂的周末大異其趣

第四章 星期日的公園    
  十九世紀是休閒愈來愈私人化的時代……星期日下午的公園是個兩性和各階層    都可以去的地方,人們到公園去,在陌生人的陪伴下享受自己的閒暇

第五章 聖星期一    
  聖星期一並不是一個古老傳統,大概開始於十八世紀晚期。它與工業化有直接    關係,因為那是工人面對工廠工時愈來愈長的一種自我救濟方法……

第六章 周末的世界    
  周休二日制度的演變,在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以色列、波蘭、    日本……

第七章 僻靜之地    
  周末的制度和周末的鄉村度假都是一種都市人的習慣。這兩者因都市生活而一    前一後發展出來──前者是一段透透氣的時間,後者是一個透透氣的空間

第八章 消遣    
  孤獨的閱讀成了個人休閒的理想載體……看電視更恰當的稱呼是瞪電視……十    九世紀的典型癖好是收藏……園藝是一種沈迷,但卻是歷史悠久的一種

第九章 休閒的難題    
  「休閒產業」成長帶給我們的選擇是:要更多的自由時光或是花更多的錢?只    有有錢人可以兩者兼得……我們是為了休閒而工作的嗎?還是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