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自由遺產:台灣228、白恐紀念地故事
自由遺產:台灣228、白恐紀念地故事
上一张
自由遺產:台灣228、白恐紀念地故事
下一张
prev next

自由遺產:台灣228、白恐紀念地故事

作者: 曹欽榮
出版社: 台灣遊藝
出版日期: 2017-12-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00.00
市场价格: RM76.90
本店售价: RM67.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討論歷史遺址、紀念館和黑暗觀光混合的專書,
喜愛旅行的您,遇見了另類博物館遺產。

  本書為了年輕世代認識父祖前輩的文化遺產而寫,作者繼2016年出版《奇美博物館:幸福夢想》,深受讀者喜愛,再度匯集過去文章,嘗試解開觀眾對國內外紀念性(或不義)文化遺產及博物館的好奇密碼。

  書中從旅行者視角談到黑暗觀光、和觀眾的紀念行為。每個人旅行國內外時都會碰到黑暗歷史的機會,例如在歐洲的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戰爭館。東亞這類的博物館也不少,中國以抗日紀念館最多。

  離台灣最近的琉球,因為沖繩戰有平和祈念資料館、姬百合平和祈念館;日本本土九州長崎、本州廣島兩處著名的原爆資料館,每年8月15日戰爭結束那天之前,原子彈轟炸日紀念儀式,常常登上國際新聞版面。這些現象是記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在台灣每年228紀念日、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紀念爭取人權的受害者,紀念日被視為國家重要儀式,也以228、白色恐怖之名成立紀念館。高雄旗津設了一座小小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在台灣,紀念二戰戰亡者普遍不受重視,為什麼?書裡最後一章討論紀念館和跨文化的關聯。

  台灣還有民間成立的陳文成博士紀念室、鄭南榕紀念館、慈林台灣民主運動館等,每年舉辦不少人權、自由主題的活動。作者曾經參與台灣官方、民間紀念館的規劃、設計,更投入田野採訪工作,書中分享紀念館的獨特觀點。

  有多少人曾經去過以上列舉的這些博物館?如果您去過任何一館,也去過「中正紀念堂」看過展覽,對來自國外不同國家的訪客,更為好奇他們為什麼來這裡?想要知道什麼?「黑暗觀光」能告訴訪客為什麼嗎?

  21世紀全球現代紀念館事業更發達,和黑暗觀光有關,最新開館的美國紐約世貿911國家紀念博物館,每年預計參觀人數五百萬人,您好奇嗎?

  作者20年來豐富的實務經驗,書中談遺址的遺產效應、紀念館個案的各種現象和作用,更具說服力。另類書寫我們面對不遠歷史的痛苦、晚近事件的悲傷,帶給讀者向上昇華的鼓舞力量,激勵今天和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曹欽榮(Ronald C. J. TSAO)


  1953年出生於台灣北部雨港基隆和平島。

  和平國小、基隆中學、成大工業管理科學系、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曾任職兩家建設公司擔任企劃,1984年與太太自創台灣游藝設計公司,投入台灣歷史遺址、紀念館設計實務、田野記錄,歷時20年。

  著作:
  《奇美博物館:幸福夢想》(2016年)

  相關共同採訪、編輯、策劃出版:
  《謊言世界 我的真相》(2017);桃園人權口述史《重生與愛4》(2017)、《重生與愛3》(2016)、《重生與愛2》(2015)、《重生與愛》(2014)、白色恐怖文集《看到陽光的時候》(2014);《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2013);《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2012);《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2012);《無奈的山頂人》(2010);《台灣人權綠島園區-導覽手冊》(2008)、《叛逆的天空》(2015、2004)。

  紀錄片策劃:
  〈政治受難者陳中統、陳欽生、陳新吉、吳聲潤、蘇友鵬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輯〉(2014,導演劉吉雄、謝光誠、江國梁)、〈遺忘與記憶〉(2011,導演謝光誠)、〈綠島e光〉(2010,導演江國梁)、〈綠島的一天〉(2009,導演洪隆邦)等。

  獲獎殊榮:
  採訪整理口述書《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獲得2013年第37屆金鼎獎「最佳圖書主編獎」,並蒙美國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目錄

序 記得那些故事

PART 1  遺產的變與不變:國內外困難遺產
第1章 遺產的變與不變
第2章 紀念館文化與公共性
第3章 口述紀錄及展示-台灣228及白恐各館展示運用口述的初議

PART 2  轉型正義轉不轉:台灣的人權遺產
第4章 紀念博物館和轉型正義
第5章 關鍵時刻形塑歷史記憶-戰後228、白色恐怖認同敘事的紀念化
第6章 歷史交響詩-白色恐怖口述與跨領域研究初探
第7章 打開歷史之窗-探討口述與檔案
附件:陳孟和2006年6月2日寫的文章

PART 3  火燒島黑暗觀光:記憶流動的遺產
第8章 白色恐怖惡魔島-火燒島與政治犯
補記:受難者與綠島人李田份來的故事
第9章 白色恐怖歲月-詩人曹開的時代
第10章 紀念館展示論-歷史遺址展示的景觀初探
第11章 記得綠島─人權、遺產及永續性─社會企業創新概念的介入

PART 4  照亮和解的心靈:記憶文化的跨界
第12章 紀念館促進轉型正義的人權溝通
第13章 桃園人權口述與轉型正義
第14章 東亞和平博物館和文化記憶-台日文化記憶在台灣的紀念博物館

附錄:
一、白色恐怖被槍決部分名單(1,099名)
二、白色恐怖獄中死亡部分名單(54名)
三、1947年至1992年台灣政治案件簡表
四、白色恐怖與政治犯監禁地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