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教育类 > 教室中的科學社群: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剖析科學的教與學
教室中的科學社群: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剖析科學的教與學
上一张
教室中的科學社群: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剖析科學的教與學
下一张
prev next

教室中的科學社群: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剖析科學的教與學

作者: 蔣佳玲
出版社: 翰蘆
出版日期: 2015-08-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4.60
本店售价: RM56.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科學教室中的教與學

  現今的科學教育,在教與學方面,不再僅止於科學概念的傳遞與接收了,它的主體,更在於科學教室裡的「人」,是教師、學生,以及其蘊含的社會、語言與文化,這些都在科學知識的建構與意義化之中,分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著者蔣佳玲老師,大學就讀理科,有科學背景,為科學教育博士,本書為其近年的研究匯集,並從三大部分,很有層次地呈現科學教室裡不同角色的「人」。全書包含了:「學生小組中的社會關係」,是從科學教室裡的學生著眼;「科學教室的表徵與話語」,則將焦點拉回教師身上;「科學課程社會文化取向的發展與實踐」,著者嘗試進行科學教室裡的文化對話,並以原住民小學作為切入對象,藉此探討在科學教室裡進行文化對話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蔣佳玲


  現職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博士

  專長
  科學教學與學習
  多元文化科學教育
  科學語言
  地球科學教育


目錄

第一部份 學生小組中的社會關係

第一章 小組行為之意義
1-1    學生小組工作核心性檢核表之效化與小組互動之分析
1-2    國小學童在不同類型科學活動中學習行為之比較
1-3    國小學生小組科學學習行為與學習成就之關係
1-4    從自然科學習自我效能看小組互動

第二章 學生異質分組比較好?好在哪裡?
2-1    從小組任務結構、科學學術能力組成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剖析異質分組之意涵
2-2    他為什麼不想投入小組活動?─同儕關係影響學生科學學習之個案研究

第二部份 科學教師的表徵與話語

第三章 科學教師對文本的詮釋與表徵
3-1    國小科學教師對教科書的詮釋及其與教學表徵之關係
3-2    當理論值與實驗值不符─一個小組實驗歷程之分析
3-3    星星為什麼閃爍─沒給答案在科學教學中的不同意涵
3-4    星星為什麼閃爍─想法、實驗設計、與實驗結果在社會脈絡中的交織

第四章 教師的說與學生的聽
4-1    下課之後,學生還記得什麼?─應用「回憶單」探討國小學生科學學習之研究
4-2    國小學生專題報告中的問與答
4-3    職前教師分享與溝通的延伸─數位歷程檔案在自然科教材教法課程中的運用

第五章 教師科學釋讀之話語分析
5-1    教師科學釋讀之話語分析─課室教學中的因果解釋
5-2    除了「因為…所以…」之外─國中理化教師口語敘說中因果意涵的體現
5-3    「因為慣性所以水離開你的手」─國中理化教師話語中的因果關係

第三部份 科學課程社會文化取向之發展與實踐─以原住民小學為例

第六章 原住民族文化導向科學課程之發展與實踐
6-1    Gaya與科學的對話—原住民族國小「天氣」課程之發展與實踐
6-2    搭起傳統知識與學校課程的橋樑─以布農族小米祭典為主軸之教學模組為例
6-3    「你去想像皮帶怎麼轉嘛」─原住民國小教師強調情境與圖像表徵的教學取向
6-4    運用平板電腦營造偏鄉原住民兒童正向成長環境
6-5    原住民族兒童科普營科學志工之培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