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世界工廠大移轉:讓全球產能出走中國、回流美日的新「顧客式製造經濟」革命
世界工廠大移轉:讓全球產能出走中國、回流美日的新「顧客式製造經濟」革命
上一张
世界工廠大移轉:讓全球產能出走中國、回流美日的新「顧客式製造經濟」革命
下一张
prev next

世界工廠大移轉:讓全球產能出走中國、回流美日的新「顧客式製造經濟」革命

作者: 劉仁傑,陳國民
出版社: 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 2014-09-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60.00
市场价格: RM55.40
本店售价: RM48.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工業革命後,一場無聲無息又全面翻新的最大改變──
我們稱它是「世界工廠大移轉」。

  一場自瓦特蒸汽機革命後最重要的製造業無聲全面性變革,它將決定的優劣勝敗將遠勝於單一一項的技術創新!

  〔觀察製造經濟最新變革,理解台灣與東亞在未來產業供應鏈的新機會與新布局〕

  ■當中國忙著缷下「世界工廠」中心之後,他們曾經輝煌的製造業將往哪裡布局?

  ■為什麼過去「逐成本而居」的製造經濟,現在正無聲無息卻又以驚人的速度回流到高人力及昂貴土地成本的美國與日本?

  ■當消費市場往高階產品的需求更加熱烈時,這將如何改造全球的製造業型態?

  本書將討論從「品質管理」到「精實革命」之後,最重要的一輪產業全面競爭,其影響的範圍不只是界定了新的贏家與輸家,更可能改寫未來製造業的樣貌,甚至翻轉傳統由原物料到零組件的供應鏈版圖。

●最重要的是,本書的概念將重新打造製造業的定義:

  當全球傳統上引領經濟走出困境的製造業不再有力量時,這個能雇用最多人(或是有最多人力需求的部門),未來還能重振旗鼓,甚至突破全球化中需求不振的困境嗎?

  在多半以科技製造掛帥的台灣,本書由兩位本地學界及實務界作者共同執筆,帶讀者們揭露全球各地製造經濟正在發生的重大新思維及典範轉移,同時也在內容中提出許多一般財經媒體未被重視的製造業潛趨勢。

  兩位作者長期觀察與見證中、日、台、美各地製造業者的轉型與變革,也參與了台灣自行車業、工具機業者二十年來與新興廉價市場的對抗與創新求存。他們將在本書完整述說推動經濟的最本質力量──全球許許多多製造者一點一滴的搏鬥故事,從成衣冷氣到電子科技、化學材料,一場「覺悟式」的管理革命,正不斷改寫未來世界產業面貌……。

●一次說完:全球產業一場最重要的後端革命

  全球先進產能的新路線:

  ──從中國南遷布局緬甸、孟加拉、印度、衣索比亞

  ──從東亞台日再度聯手到西方美歐的本土製造業再興

●精實生產的再進化:

  ─從優衣庫(Uniqolo)「衣架系統」到「68小時變5.9小時」的大金空調製程效能進步,美日台關鍵的製造能力升級主軸。

  世界製造經濟的最終回競爭:

  ──高質量、向客戶貼近的下一代精實化工廠。未來工廠將從便宜量產走向質量生產、永續經營;他們先走向顧客服務,不再競逐區域廉價製造中心。

  ──「善於打群架」的非零和式升級版供應鏈

  ──向「量大便宜」、「區域掠奪」、「血汗工廠」徹底告別的新核心經營模式

  「貧富不均加劇、全球產能過剩、就業急速惡化」可能是近幾年世界經濟最重要的特徵。這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工廠製造了太多東西,但人們的生活並沒有進步。

●"世界工廠不再往「最低成本國」移動,他們最重要的外包來源是顧客"

  這是個「小量質精可能比大規模過得好」的時代,這也可能是新製造業典範從此被更名為「製造服務業」的新頁。

  也因此,本書最重要的概念正是探索未來製造業贏家正在努力解答的兩個新模式:顧客式製造與質量製造。

  在書中,許多歐亞美日的著名廠商故事將一一出現,例如松下與日本大金冷氣提高製造效率(但不追求產量)的「非產能利用率優先」的新模式。

  當工業革命後,傳統的製造業模式──「追求大量、競逐最低單位成本與最廉價勞工進而創造最大利益」的體系已經走到盡頭後,新一輪的世界工廠大移轉,將不是「成本比較優勢」的戰爭,而是「顧客價值比較優勢」的戰爭。

  換言之,這是一場「誰的生產線愈靠近顧客,愈早應變需求」的比賽。某方面的反思也是:這是一場洗刷「過度製造」惡名,重新讓「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的新風潮。

  本書也有部分內容對台灣製造業面對世界新趨勢應如何佈局提出建議;在這種新型態的競爭下,台灣如腳踏車與工具機在供應鏈合作關係上也已往此模式調整;但未來的製造經濟更需要的並非技術或人力密集的資源,而是讓供應與需求間的轉換更有效率──這也預示著新型工廠的人才與即時管理、服務能力將是決勝關鍵。

  最終,本書也提出追求讓「能力重於規模」,「知識重於資本」,「強調永續企業文化」的新製造經濟正在描繪的未來願景。值得每一個關心台灣與全球產業長期發展的讀者閱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仁傑 教授


  1957年生,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客座教授。曾任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訪問學者。

  中文及外文著作十分豐富,著書四度獲得「經濟部金書獎」,包括《日本企業的兩岸投資策略》(聯經)、《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企業改造》(中衛)與《共創》(遠流);產業研究論文曾獲「美國管理學會」(AOM,Academy of Management)與「日本工業經營研究學會」傑出論文獎。他長期致力於精實系統推動、台灣製造產業體系變革暨台日商策略聯盟研究,也經常應邀到國內外大學與企業,講授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製造管理理論與實務洞察心得。

陳國民 博士

  1964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台大機械系、機械研究所設計製造組畢業,從事機械設備產業20餘年,歷任研究發展、生產製造與營業服務主管,主要專長在設計製造與經營管理層面。2004年取得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博士學位,師承劉仁傑教授,研究產業發展、經營管理與策略,曾發表工具機產品策略相關研究論文於國內外著名期刊。目前定居台中。


目錄

作者序│「向T型車說再見」的新製造經濟

Part 1 抹去成本疆界的時代
第1章 全球製造基地的變遷
第2章 為什麼製造經濟重新抬頭?
第3章 走進高階產品的新工廠

Part 2 外包顧客的新經濟
第4章 製造世界的永恆思考:交易與價值
第5章 當生產線向顧客貼近
第6章 讓我為你們做出來:一探顧客價值觀點
第7章 當製造中心變成服務業

Part 3 未來製造者的基本功
第8章 顧客價值與「質量型製造模」式
第9章 先有精實,才能改變價值
第10章 新製造者的學習曲線
第11章 「做什麼」與「誰能做」?質量型製造的產品企畫與人力資源管理

Part 4 大洗牌:讓顧客決定成本與價值吧
第12章 製造經濟的新一輪競爭:你的經營結構夠強嗎?
第13章 供應鏈上的大移動與大合作
第14章 新價值vs. 舊分工─為顧客打造的新製造經濟
第15章 共感與共創:一張訂單的背後秘密

Part 5 新經濟的「減法」
第16章 我們知道顧客要的:洞察需求的能力
第17章 把生產線變聰明吧!未來工廠的知識管理
第18章 可持續經營:生產「人們想要的」,而非庫存

附錄1:延伸閱讀&精選文獻
附錄2:精選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