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之孫
屢創藝術品拍賣紀錄
英國二十年來最受矚目的當代藝術大師
藝術評論家馬丁.蓋福特以擔任模特兒的親身經歷
帶我們真實地看這位與潮流相逆,卻和時間並行的藝術家:盧西安.佛洛伊德
如何以直透心靈的敏銳洞察力與精神耐力
創作出兩幅截然不同的代表作品
「有史以來闡述繪畫藝術最好的書之一。」
—— 格雷.戈里《金融時報》
本書特色
★ 以模特兒與藝評的角色側記大師風範
★ 一幅藝術作品如何誕生的詳實記錄
★ 素材觀察與田調寫作的真實範本
好評推薦
「出類拔萃……不僅對佛洛伊德有新的見解,還捕捉到了肖像創作內在的緊張感和戲劇性。」 ——《衛報》
「對弗洛伊德的描繪鮮活且出人意表、生動而有力……這是一幅從達文西的缺陷到瑪格麗特公主的聲音都有自己看法的無政府主義畫家的肖像。」——《觀察家》
「引人入勝。」——《每日電訊報》
「一本日記、一種自白、一項對弗洛伊德的性格研究、一則藝術史的零碎調查,以及對肖像畫實踐的探討……這本書不僅僅是用來閱讀,而是用來細細品味的。」——《旁觀者》
「出人意料,對藝術創作過程的感人探究。」——《經濟學人》
「以日記的形式記述每次的模特兒經驗,對話輕鬆但深具洞察力,還帶著微妙的幽默……令人著迷。」——《獨立報》
詩人鴻鴻專文導讀
「當一件事與品質相關,也許用上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嫌多。」
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身價最高的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一九二二-二○一一),是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孫子。其人與其作品既具話題性,作品更能畫出其人心中隱藏的各種面向。
藝術評論家馬丁.蓋福特於二○○三年十一月至二○○五年四月之間,擔任盧西安.佛洛伊德兩幅作品的模特兒。他發現創作與生活對佛洛伊德來說,是無法分割的。除了工作中的觀察與對談之外,他甚至在一天結束後還會某程度參與自己的生活——像要達成一種全知性的了解,來幫助他完成作品。
與此同時,馬丁.蓋福特同樣以藝術參與者的角色觀察著大師,本書可說是《藍圍巾的男人》與《頭像》兩幅畫作另一個角度的補完,也間接印證了二人心中大師梵谷所言「同一個人能為截然不同的肖像畫提供素材」的概念。
透過蓋福特日記般的詳實記錄,本書呈現了現代藝術大師盧西安.佛洛伊德的生活、言行、藝術眼光與創作觀,包含佛洛伊德的創作歷程與思路、他對古來今往藝術家與藝術風格的評價,以及藝術中「美」、「善」與「真」的意義。
畫家對模特兒的凝視帶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叫作「我」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這也就是肖像畫的核心之謎。
評論家安德烈・巴贊下了這麼一個結論:「不言可喻,觀察一位畫家作畫並不能解開藝術家天才之謎,也看不出他的藝術奧秘。」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卻在《藍圍巾的男人》這本書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回答。 ——詩人 鴻鴻
他總是試圖不將自己的情緒帶到創作中去,至少主觀上是這樣想的。他時時警告自己不要有危險的幻覺,作為一名畫家,不能認為「你畫出來的東西就都是好的,因為作品中充滿了你的感情」。 ——馬丁.蓋福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丁.蓋福特 Martin Gayford
英國作家、藝術評論家。
出生於一九五二年,曾擔任《旁觀者》、《每日電訊報》藝評與《彭博新聞社》首席藝評。著作有《威尼斯:圖像之城》、《春天不能被取消》、《塑造世界》(與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合著)等,內容多與偉大藝術家的工作過程、藝術作品分析相關。
譯者簡介
趙琦
原籍上海,二十世紀八○年代末赴美留學,取得碩士學位後留居美國,先後在國際知名的化學公司和醫藥公司從事化學品和藥物的分析工作直至二○二二年退休。業餘翻譯英語書籍是趙琦的愛好,曾翻譯出版過多部藝術與設計類圖書。
目錄
導讀 雙向的肖像 鴻鴻
前言
2003年11月28日,下午6點30分
2003 年12月 1日
2003 年12月 3日
2003 年12月 5日
2003 年12月16日
2003 年12月19日
2003 年12月28日
2004 年 1月 2日
2004 年 1月 6日
2004 年 1月16日
2004 年 1月23日
2004 年 1月26日
2004 年 1月30日
2004 年 2月 3日
2004 年 2月 6日
2004 年 2月11日
2004 年 2月21日
2004 年 2月24日
2004 年 2月27日
2004 年 3月 3日
2004 年 3月 9日
2004 年 4月 7日
2004 年 4月14日
2004 年 4月16日
2004 年 4月19日
2004 年 4月27日
2004 年 4月29日
2004 年 5月 4日
2004 年 5月 7日
2004 年 5月11日
2004 年 5月14日
2004 年 5月18日
2004 年 5月20日
2004 年 5月26日
2004 年 5月27日
2004 年 6月15日
2004 年 6月16日
2004 年 6月22日
2004 年 6月30日
2004 年 7月 4日
頭像:2004年8月-2005年4月
補遺:2005年5月
後記:2011年10月
摘文出處
圖片細目
致謝辭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