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座鄉下廟宇的石雕藝術開始,探索出台灣百多年中一部即將煙沒的本土石雕家族發展史!
◎從大稻埕陳家四代的台灣廟宇石雕,一窺台灣工藝家族的神祕之處。
◎最後一代台灣石雕家族,正在消失的傳統技藝。
◎藉由文獻研究與田野調查,將陳家的經典作品與史蹟加以保存紀錄。
◎透過彩照、圖表,完整陳呈陳家作品,歷史圖貌還原眼前。
傳統寺廟建築匠師記載的大多是大木作匠師、木刻鑿花匠師、剪花、彩畫匠師,而獨缺石作匠師記載,且在時代進化的過程中,石雕作業傳承出現斷層,希望透過此調查與著作出版,能有發揮承先啟後、後繼有人的作用。--陳瑤芳,陳家第四代傳人
期待未來能以本書為基礎,針對台灣廟宇石雕的發展做研究,逐一的將台灣傳統石雕風華找回來。--王秀杞,雕刻藝術家、教授
陳家石雕家族的作品遍布台灣的重要廟宇,早期大陸來台的匠師多會前來拜會,可見陳氏的工藝技術有其重要的歷史定位,且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台灣廟宇石雕風格與發展。
陳家作品數量龐大,品質典雅精細,人物造形渾圓穩重展現人體力量美感,獸身圓潤不軟弱,透雕精細不做作,造形體態圓順不扭捏。加上廟方保存完整,作品整體看起來古樸自然有威嚴。
陳萬金(父親)過世後,陳冠雄與陳俊卿兩兄弟也曾失落一段時間,雖然兩兄弟早在1951年左右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但卻因為父親過世的噩耗而沒有來得及做好傳承家族事業的經營脈絡,使得陳家石雕事業出現斷層,陳家司阜有一度成為別家石雕廠的約雇司阜。
從民國65年至83年這段時期裡,陳家高徒紛紛出師,其中的石雕風格也正慢慢在轉變中。在神獸(龍、獅、虎)風格中比較不明顯看出端倪,最明顯的是人物方面與質感處理上。陳冠雄時期,人物表現比較是意境神態的傳達,不會特意表達細部。但在六零年代後,人物的表達呈現是大刀式的筆觸,其細部表現也比較明顯,而臉部更是著重放大,使得頭部整體比例更加明顯。
陳氏家族精湛的石雕工藝傳承至第四代陳瑤芳司阜,因感念家族與秉持延續傳統藝術工藝的精神,在2015年的傳統匠師考核順利過關,也讓他對於傳承石雕工藝一事更有信心。面對未來,陳司阜只希望能在他有生之年,繼續奉獻在石雕這個令人著迷的工藝藝術中,透過創作與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接觸與產生對石雕工藝的興趣,進而想學習這門功夫。
作者簡介
黃璟翔
雲林縣人
出版:刻鑿人生-被遺忘的石雕家族、樹神傳奇-新庄茄苳公繪本、探尋新庄.傳奇經典-古坑鄉新庄的故事、台南木工地圖誌、設計概論。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大稻埕陳氏家族與石雕的因緣
第三章 展現風華-台灣廟宇石雕復興年代
第四章 崛起的一代-台灣石雕的黃金時代
第五章 陳家石雕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