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也以大篇幅的作品圖錄,力求完整地展現「金剛變」。整體以編年方式,依時間序收錄整理藝術家回臺後於1997年首度個展至2015年間的創作。並且,以「金剛」系列初次現身的2009年為界分,劃為1997-2008與2009-2015兩部分,以為前後差異的對照,也作為思考之間關係的參考。創作營的作品,以及因應特定訴求或空間規劃的公共藝術案例,則僅選件編錄。
以一位年過半百、連同養成訓練合計的話在專業領域中已耕耘超過三十年,而且國內外大小展覽經歷豐富、屢獲如中山文藝獎或吳三連獎等等殊榮肯定的藝術家來說,這本以多篇研究以及相對完整的文獻資料具體見證其藝術建樹的專輯,顯然來得很遲。
不僅來得遲,而且也出版得很慢:從2013開始發想到2016年終於付梓,履經了一段漫長的籌備、構思、撰稿、資料整理與圖文編輯過程。相對於當下網路發表與傳播的直接與即時,這個龜速,很「不食人間煙火」(或「不合時宜」?)。崮中原因?既使說來有點心虛、聽來像是拖延的藉口,但也絕對有些可信度:面對一段三十幾載的藝術生命,怎能不謹慎?隱隱中的某種歷史重量,總不免讓人難以步履輕快。
在「金剛變」中,劉柏村既持續地「創造」也不斷地「被創造」。其中屢經深入挖掘與嘗試拓展的,是雕塑也是藝術家自我的新可能。若說兩者都讓劉柏村因而懷有某種「生命的催迫感」、強烈的「時間意識」,他卻也並未窮追爛打,反而是步伐堅定地,以藝術創作過生活,於生活中推進藝術創作。在與複雜的現實拉扯中,他總是盡可能地讓自己回歸到一種單純又原始的樸素生活狀態。而在日復一日的規律與恆常中,他卻求索著經得起歲月打磨、超越有限生命的事物。或許,這正是藝術家深層的「不安分」、藝術志業必然的博奕。對劉柏村而言,藝術也因此幾乎可說是種信仰,而創作則更確確實實地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存姿態的選擇與生命意義的探尋。
主編序
008 金剛的變與不變
劉俊蘭
專文
016 論劉柏村的作品
菲利普‧金
024 廢鋼鐵的誘惑—
劉柏村鋼鐵雕塑的人、自然、材質與場域
王哲雄
046 從鋼鐵塵土到鋼鐵史詩—
劉柏村雕塑藝術的思想與實踐
廖仁義
068 劉柏村雕塑中的身體變異考 —
從尺寸大小的問題談起
劉俊蘭
圖錄
102 1997~2008
214 2009~2015
348 簡經歷
358 書目
360 圖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