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
上一张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
下一张
prev next

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

作者: 鍾肇政
出版社: 唐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80
本店售价: RM64.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如果從我二十七歲那年,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婚後〉開始算起,個人從事台灣文學的活動,已經五十六年。過去那個年代,還是充滿肅殺之氣的白色恐怖;那個年代,在「戰鬥文藝」與「反共還鄉」大旗下,台灣文學陷入長達數十年的荒蕪;那個年代,少數戰前活躍的作家紛紛偃旗息鼓;那個年代,我們很難看得到「台灣作家」發表的作品,甚至於沒有人敢談什麼「台灣文學」。

  現在時代可不同了──國中小學的課本裡,選讀台灣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多,許多大學院校紛紛改設(或增設)台灣文學系、研究所,以近三、四年來,就有幾個以「台灣作家」為研究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例如「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國際學術研討會,就在不久之前於台灣師範大學盛大舉辦,這在80年代以前,我們土生土長的台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朽忝為台灣文學老園丁,曾經與許許多多文壇故舊走過那個年代,雖然這條路還很漫長,有待年輕人繼續攜手煞猛打拚,為台灣文學傳薪接棒。準此,我願意挺起龍鐘之身與昏耄頭腦,將個人曾經走過的雪泥鴻爪,及一甲子以來的所見所聞,於十二場的講談會中,場場「打開天窗說亮話」,透過口述歷史的講談與出版,為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做一個活見證。

  承蒙文建會翁金珠主委、吳錦發副主委、客委會李永得主委,以及國家文學館鄭邦鎮館長的鼎力支持。「戰後台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將於今年八月起在各大學院校,特別是設有「台灣文學」的系所逐次開講,感謝學界的張炎憲館長、張維安院長、張良澤、陳萬益、柯慶明、薛化元、羅肇錦、陳芳明、姚榮松所長,林修澈、陳明柔、林雪星主任,以及文壇鄭清文、鍾鐵民、林柏燕、莊永明、黃文相、彭瑞金…等故舊知交,於百忙中撥冗襄助,擔任講談會的主持人或與談人。我還特別委請中研院人類學家──潘英海博士,以及「文」、「史」雙修的小說與地方文史工作者莊華堂老弟,透過他們辛苦的規劃聯繫,為這一連串的文學盛筵加柴添薪。

  九年前,我曾經應邀於桃園的武陵中學,跟學校老師做了十場「台灣文學講座」,事後由莊紫蓉整理為《台灣文學十講》,由前衛出版。那個系列,主要談的是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戰後著墨較少;今年夏天重新燃燒的爐,將以戰後的台灣文學發展史為主,並依序分別詳述我與不同世代的作家之間來往交纏的往事,相信這也是許多朋友有興趣的話題!

「鍾老」老矣,讓我打開天窗說亮話,做一擺講個清楚吧!

作者簡介

鍾肇政

  小說大師,台灣文壇大老,生於桃園縣龍潭鄉九座寮,現居龍潭。
  他入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日治時期,服役期間因高燒不退造成聽力障礙,戰後就讀台大中文系,因聽力障礙,只好輟學。曾任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總統府資政,育有二男三女。2000年李登輝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2003年及2004年陳水扁總統先後頒發第二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二等卿雲勳章。

  曾任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東語系講師,《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兼主編,《民眾日報》副刊主任兼主編。解嚴後,曾任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台灣筆會〉會長。現任寶島客家廣播電臺董事長,總統府資政。

  1951年第一篇文章〈婚後〉,刊登於《自由談》雜誌,燃起寫作興趣,從此勤奮筆耕,1961年第一部長篇小說《魯冰花》發表於《聯合報》,同年又發表《濁流三部曲》大河小說─《濁流》、《江山萬里》、《流雲》,開啟台灣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1964年起撰寫另一部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歷時十年。編輯《本省籍作家作品選輯》、《台灣省青年文學叢書》、《台灣作家全集》。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