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貓之猜想
貓之猜想
上一张
貓之猜想
下一张
prev next

貓之猜想

作者: 黃凡
出版社: 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 2005-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90
本店售价: RM32.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葉子是個什麼樣的女人?認識她的唯一方式就是這隻她三不五時棄養的貓。貓說她為了一個男人去了大陸,兩人不歡而散卻又藕斷絲連。每當她想起共匪男友時,就忘了我和貓;受傷了,就把我和貓當成避風港。從此,我平淡的售貨員生活開始有了快樂、美麗,也夾雜了偏激與憎恨。忽然之間,憎恨吞噬了一切,我把貓弄死了。為了不讓葉子發現,我買了一隻一模一樣的小貓,平淡的生活又會起什麼波濤呢?

  《貓的猜想》收錄黃凡七篇小說,篇篇都充滿了真實與虛幻的境象,或假或真的情節,引人進入無限的想像空間。埋伏於字裡行間的黑色幽默,更是一絕。誠如作者在書中自言:「創作黑色幽默的時候,要存心讓你批判的對象,在讀到你的文章時,有如被一隻飛天蟑螂衝進嘴裡,吐又吐不掉,咬又不敢咬。」犀利之至、一針見血可見一斑。

本書特色

  本書《貓之猜想》是黃凡復出後的第三本年度鉅作,收集了這兩年發表的中、短篇小說,他的深刻觀察與幽默睿智躍然紙上,實為世所罕見。

作者簡介

黃凡

  這位齊邦媛教授讚為「在整個一九八○年代,黃凡是個光輝的名字」,的台灣代表作家,隱居十年,於二○○三年復出後,出版的第一本小說《躁鬱的國家》,立即對台灣文壇投下了震撼彈,該書不僅獲得第二十八屆「文學語文類圖書出版金鼎獎」的肯定,同時囊括了「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及「中時電子報網路版年度十大好書獎」等殊榮。

  第二年接著出版長篇小說《大學之賊》,同樣造成了震撼(逢甲大學外文系主任王安琪評:「黃凡去年的《躁鬱的國家》震撼政治界,近日的《大學之賊》則震撼學術圈。」)而且一舉拿下了《聯合報2004文學類最佳書獎》,以及《中時電子報網路版年度十大好書獎》等榮耀。

  這部《大學之賊》同時被認為是中國小說史上,繼《鏡花緣》和《儒林外史》以來,第三部諷刺小說的經典代表作,(王安琪語),以及「台灣上篇小說史上一個新里程碑」(東華大學創美所副教授郭強生語)。

  黃凡的寫作風格和才華被公認為;台灣文學的一大異數,他是繼《鄉土文學》之後,《都市文學》(一九七九~一九八五)的開創者,以及接下來的《後現代文學》(一九八五~二○○三),的開創者。(《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認為:「總的來說,由於八○年代中期黃凡小說創作的蛻變,也由於張大春、蔡源埕對『黃凡蛻變』所提出的理論性陳述,台灣的『後現代小說』就此誕生」。)

  進入廿一世紀,台灣的「後現代現象」已呈強弩之末,因此在黃凡發表《躁鬱的國家》與《大學之賊》後,乃某種程度地宣告結束,台灣文學至此邁入「新或後現實主義時期」。

  新時期有別於鄉土文學所昭示的「寫實主義」,黃凡認為新時期特別將焦點對準上層結構,認為台灣目前正陷入空前危機中,這一情況乃是知識分子與政治菁英的共同責任。寫作手法上不拘泥於傳統的寫實主義,表現方式則更加自由而大膽,並要求作家重新面對現實和群眾,文學作品不再是個人的「喁喁私語」、漠視週遭日益惡化的現實環境,文學作品亟須召回批判精神,和參與政治、社會的改革熱情。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