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32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世界史地 > 甘地與我
甘地與我
上一张
甘地與我
下一张
prev next

甘地與我

作者: 威廉.夏伊勒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12-05-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翁山蘇姬、達賴喇嘛的精神導師
愛因斯坦說:「未來世人可能很難相信,
像甘地這樣的凡人曾遊走在世上。」

  一九三○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  亞洲人士首次入選
  一九九九年世紀風雲人物  第三名

  1982年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甘地》,一直是許多資深影迷難忘的經典,據實重現了甘地的一生。片中馬丁.辛所飾演隨侍在甘地身邊的美國記者,正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戰地記者威廉.夏伊勒。

  夏伊勒在擔任CBS駐德特派員前,曾隻身前往印度,為《芝加哥論壇報》報導印度獨立運動。當時各國媒體都忽略甘地的才智與政治眼光,英國政界也普遍把他當成頑固、巧詐的政客。唯有夏伊勒以他敏銳的政治嗅覺,聞到甘地將會改變大英帝國與次大陸未來的命運。甘地欣賞夏伊勒的真誠,所以自他們第一次見面起,聖雄就不吝與夏伊勒分享他的政治觀念與哲學。他們在每日的晨間散步與深夜祈禱會中,日漸產生如師生般的情誼。

  夏伊勒跟著甘地參加各種大小會議與社會運動。他見證甘地的群眾魅力,雖然聖雄不擅言詞,可是人民只要看見他,就連最低階、不識字的莊稼漢,都會因為看到甘地而心滿意足。他們站在這位偉人面前,就能感覺到這位穿著腰布的聖人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悲慘困境。

  甘地前半生只是一個平凡的律師,絲毫見不到任何獨特之處。當他提倡非暴力運動後,卻展現了奇蹟般的領袖光芒,屢發動富有創造力的社會運動,如製鹽長征、手工紡紗等。甘地所創立的這種「不合作、非暴力」運動精神,已經是目前全世界所有民權與社會運動者遵循的首要原則。此外,諸如靜坐、絕食皆是甘地發展出來的抗爭手段。即使是現今的西藏民主運動,達賴喇嘛也絕對要求,務必要使用非暴力的手段;緬甸人權領袖翁山蘇姬也隨身帶著甘地傳記。

  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本權威作家書寫甘地的傳記,夏伊勒用他感性流暢的文筆,不只記下甘地的言行,也細數在印度獨立運動時期,圍繞著甘地身邊的風流人物,如尼赫魯、回教領袖真納、詩人奈都夫人以及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勳爵。此外,關於甘地晚年頗受爭議的與年輕女性共枕事件,夏伊勒也根據事實交代整個事件的始末,進而剖析甘地矛盾複雜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威廉.夏伊勒(1904-1993)

  美國家喻戶曉的駐外記者。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一年,他擔任《芝加哥論壇報》駐外特派員,報導歐洲、近東與印度新聞,在這段期間,他與不凡的聖雄甘地建立了私人友誼,甘地也透過他向全球輿論發聲。

  夏伊勒後來前往德國,擔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駐柏林播音員,為世界各地傳達德國現況。戰後,他常在新聞節目中以自由派觀點針砭時局,不僅惹來CBS高層不滿,其他媒體也不敢用他。在這段艱困時期,他開始閉門撰書,更以《第三帝國興亡史》拿下國家書卷獎。他晚年回憶自己的人生,想起在甘地身上所學到的智慧,伴他度過人生最艱辛的時刻,於是寫下《甘地與我》。

譯者簡介

高紫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畢業,目前為全職翻譯,從事翻譯工作近六年,熱愛翻譯、閱讀,對戰爭文學與歷史文學更是情有獨鍾。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