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
上一张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
下一张
prev next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

作者: 葉慶仁
出版社: 大拓文化
出版日期: 2012-05-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00.00
市场价格: RM30.80
本店售价: RM27.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退一步自然安穩,忍一句自無憂傷

  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沒必要讓一些小事佔據你的心。有些瑣碎的小事本身並不嚴重,人家也許根本沒放在心上,苦的倒是「疑心生暗鬼」式的自我折磨。

  所羅門王最珍愛的寶物之一,就是一個裝著長壽藥水的瓶子。這種藥非常靈驗,任何人只要喝一點,就能長生不老。

  他的朋友也來了,有的年紀老邁,有的患著重病,乞求國王賜給他們幾滴長壽藥水,甚至讓他們舔一下也行。

  但是,國王都一一回絕並推托說,如果把藥水賜給他們中間的任何一個,其餘的人也會跟著來索取,那他自己就所剩無幾了。

  許多年之後,所羅門王垂死病榻,就叫人把那瓶尚未開啟過的藥水拿來,心想,只要喝了這藥水,就能長生不老。

  過了一會兒,瓶子拿來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瓶子打開裡頭卻已經一滴不剩了。因為這藥水長年擱置不用,已經揮發殆盡。

  當初如果他慷慨地與別人共享,它可能會越增越多。

  佛家主張以慈悲、智慧為根本,積極分享,適時奉獻。一個人有好東西,如果只想著自己去享用它,這樣就會失去了好東西真正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別人分享,只有那些懂得分享的人,才會得到更多的回饋,也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目錄

@一 學會做人了,禪性也就出來了
佛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總是果報現前時才會後悔,如能夠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後悔了。修禪其實就是學做人,會做人了,禪性也就出來了。佛經上講的道理都是人生哲學,都是教導我們積極向上,教我們「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世等等。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它合乎真善美的條件。所以,以積極的態度領略佛的為人智慧,積德修福,做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
學佛先學做人
佛陀和他的兒子
一個心中常充滿怨忿與苦惱的人
一個與鬼合作的僧人
修行貴在「正當」二字
不要捨棄自己對佛法的信仰
慈悲的佛祖和自私的強盜
手上捆著青草的和尚
自己的心裡要有主
誠實無欺的道楷禪師
不擇手段的婆羅門
回去後也要像來的時候一樣
一堆黑的骨頭
菩薩常常殺生
一個人墮落起來與瓷瓶無異
很多事不是祈求天神所能改變的
我是一個雲水僧
我是泥中蓮花
兩個乞兒的心願
什麼是必修的課程
堅持不喝水的比丘
鸚鵡吞了珍珠之後
莫以善小而不為
小徒弟的「破綻」
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
貧賤不移的學者
不給皇帝面子的禪宗大師
你愛女色嗎

@二 退一步自然安穩,忍一句自無憂傷
 佛說:「要學佛道,先結人緣」;「佛法在恭敬中求」。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薩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羅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將會燒燬我們的功德。人不但生活在物質世界裡,也同時要生活在精神世界中——愛及意識。禪修心自我,福慧他人;禪簡單隨意,隨情任性;禪生活清靜,平常平等。只要你有心有情有意有愛,便可達到「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的純美境界。佛法引導我們通悉人生真義,對人生充滿幸福感,讓自己溶入宇宙中,用一種自然輕鬆,自由自在的態度來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製造幸福、和平,能與眾生相愛、相容,相幫、相助,和諧共處。
為何挑一盞燈籠
石頭本來就在原地
馬祖禪師和獵人
化緣太多沒有功德
化險為夷的須陀須摩王
只不過是一句話
飢餓不堪的兩個人和兩碗麵
大禪師也不過是一張皮
阿育王和小沙彌
四個修道的和尚
他們也會喜歡你的
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眷屬
佛門慈悲,不會捨棄任何人
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真正的大師風範
我的罪孽可能比你更深重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
讚美害人比誹謗大得多
一個裝著長壽藥水的瓶子
禪心在何處
須彌藏芥子
出門在外,難免心情不好
送他一輪明月
你只要退那麼幾步
甘願蒙受罵名的高僧
生氣只會造成更多的業障及惡緣
究竟是誰之過
老禪師和不守清規的小和尚
一光可以照耀大眾
是老的大,還是小的大
護賊度賊的殘夢禪師

@三 行到才是功夫,實施才是本源
有人把佛法看成是消極的,認為:既然佛法講一切都是空,一切都不要執著,一切都要放下,那麼就什麼也不要做了。這種看法錯了!佛法是積極的,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佛法主張,做事如修行,不是靠嘴上說的。表面上做虛渺之舉,必是無得無悟之舉,故,行到才是功夫,實施才是本源。緣起緣滅,起滅之中,惟有當下。為達目的者,積極進取創造條件,而唯一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是當下。
生命究竟有多長
沒有可以主宰吉凶的東西
只剩下七天生命的小沙彌
「等以後再說」的態度要不得
四種馬和四種不同的眾生
不可辜負了大好時光
兩塊不同命運的石頭
最重要的是瞭解自性
你願做燭火還是太陽
無名就是不斷地盡心做事
生辰八字一樣的兩個孩子
穿越沙漠的三個商人
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你還不是一顆珍珠
沖茶中的人生哲學
插秧的秘訣
心量有大小
水泡做花環
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