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当代思潮/哲学 >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上一张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下一张
prev next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作者: 劉康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05-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60.00
市场价格: RM55.40
本店售价: RM48.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M. M. 巴赫汀(1895-1975)是二十世紀歐洲最重要的語言、文學、文化評論家之一。他生於帝俄末期,逝於蘇聯盛極將衰的前夕;一生落魄坎坷,許多作品或者早已散失,或竟以他人之名發表。遲至六○年代末,他的成就才見知於世。

  巴赫汀的理論多成於暴權當道、眾口噤聲的歲月。他卻能反其道而行,以種種迂迴錯綜的方式,發展一系列既警醒、又活潑的語言、文學、文化論說。從言談「複調」的理論,到「眾聲喧嘩」的學說,到「狂歡節」的觀念,無一不對晚近思潮帶來龐大的震撼。在二十世紀末研究解構、後現代、後殖民、新馬克思主義等思潮,巴赫汀均應被視為重要源頭之一。

  本書以中國人的觀點,介紹巴赫汀的一生志業。深入淺出、引證周詳。尤其面對海峽兩岸劇變中的政治、文化思潮,巴赫汀由對話到喧嘩的理論,更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發人省思。

作者簡介

劉康

  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系。1983年獲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美留學,1984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1989年獲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比較文學教授,並曾任中國比較文學旅美學會會長。現任杜克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有中、英文論文多篇發表於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的學術刊物。編有《中國現代文學語言與政治和意識形態》(杜克大學出版社),著作包括《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中國當代文化變遷》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