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物理/化学 >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上一张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下一张
prev next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作者: 柯爾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09-12-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 中央日報2001年 翻譯類十大好書
  ■ 2005國際物理年 推薦100本中文物理書

物理是一種生活方式

  相對論在談些什麼?

  許多人心目中的相對論就只是這句話:「所有的事都是相對的。」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理念幾乎正好相反,相對論的主旨是:很多事情是絕對不變的。

  量子力學很玄、超現實嗎?

  其實不然。你爬樓梯時,不管是一階一階走,還是一次跳過好幾個階梯,你總不會以為樓梯像斜坡,可以隨意踏在1/2階或3/4階的地方吧?

  這就是量子力學的內涵。大自然本來就是結結巴巴的,不是很滑順。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蒐羅了牛頓、愛因斯坦、費曼、波耳、加莫夫、歐本海默等等物理大師的智慧,把偉大科學家推敲物理觀念的竅門與藝術,古典力學、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精髓,物理科學思想的演變,統統梳理出頭緒來。

  愛因斯坦說:「物理的書總是充滿了複雜的數學公式,可是思想及理念而非公式,才是每一個物理理論的開端。」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只用了E=mc2這道著名公式,不包含任何複雜的數學,將是你的頭腦與物理歡喜相遇的開端。

作者簡介

柯爾 K. C. Cole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教授,《洛杉磯時報》科學專欄作家(1994年迄今),經常在《紐約客》、《紐約時報》、《新聞週刊》、《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等媒體發表文章。

  1995年、2004年、2005年三度獲得「美國最佳科學寫作獎」,2002年獲得「美國最佳科學與自然寫作獎」。

  由於頻頻獲獎,而有「科學寫作界之達文西」的封號。

  著有《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The Universe and the Teacup)、《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First You Build a Cloud)等書。

  柯爾女士成長於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美國紐約州,曾在東歐待過數年,早年的寫作焦點在政治評論與女性議題。

  1980年代,與舊金山探險博物館(Exploratorium)創辦人法蘭克.歐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成為知交後,開始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從此鑽研科學,筆耕不輟。

  育有一女一子,目前定居在加州聖摩尼卡。

譯者簡介

丘宏義

  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物理博士。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二年,鑽研超新星的形成及中子星的構造,奠定現代中子星理論的基礎。之後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馬里蘭州高達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擔任太空科學家及天文物理學家。

  退休後,專事寫作,著有《新封神榜:紂王與妲己》、《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譯作有《預約新宇宙》、《億萬又億萬》、《抓時間的人》、《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學家的靈感抽屜》、《光錐.蛀孔.宇宙弦》、《宇宙的六個神奇數字》、《量子重力》、《黃金比例》、《時終》等書。


目錄

自 序 物理是一種生活方式 柯爾
導 讀 愛情、互補、因果關係及其他 丘宏義
前 言 生活在太空中
像牛頓或愛因斯坦這一類的天才之成為天才的原因是:
他們問很天真的問題,結果是,問題的答案卻是驚天動地的。

第一部 求知的藝術

第一章 科學如隱喻
當物理學家說電子像粒子,他用的是隱喻式的比較,
就如詩人寫愛情像一朵玫瑰花。

第二章 正確?錯誤?
幾乎可以確定,愛因斯坦一定會錯。
至少他錯的意義就如他證明牛頓力學是錯的一樣。

第三章 瞧出端倪
科學是極令人興奮的探險,
我們非但是觀眾,也是演員。

第四章 科學的審美觀
「它很簡單,因此它美,」
費曼提到重力定律時這麼說。

第五章 自然的互補
解答不只一個解答,
萬能的答案並不存在。

第二部 發動者及震撼者

第六章 力和贗力
以四種所謂的自然界基本作用力,
來瞭解贗力,那就很容易了。

第七章 量子躍遷
現在大家看到的大自然,是結結巴巴的或顆粒的,
從一數量跳到另一數量去,從來不橫越這二者之間。

第八章 相對說來
大眾心目中的相對論就只是這句話:所有的事都是相對的。
事實上,愛因斯坦理念的涵義,幾乎正好相反。

第三部 線及結

第九章 波和四濺的水花
波是自然界中特別持續不斷的模式,影響遠大,
四濺的水花只是曇花一現的事件。

第十章 共振的魔力
共振不只是冷酷無情的放大器,
它也是我們耳朵聽到的音樂。

第十一章 對稱性和影子
影子是失去了的影像,
但影子也和原來的光一樣,富含資訊。

第十二章 有序及無序
費曼說:「在不可逆的過程中失去的
不是能量,而是機會。」

第十三章 因與果
如果事出必有因,那麼我們就是齒輪;
如果事出不必有因,我們僅是一堆骰子而已。

第十四章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如果強作用力稍弱,或者電力稍強些,
原子、物質可能就不存在了。

後 記 推動力及影響力
從愛因斯坦的理念,
到我的「物理學家朋友」原創的洞見。

附 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