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上一张
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下一张
prev next

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作者: 林克孝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09-12-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是無心插柳的尋找,一個新發現與下一個新發現綿密地構成一個個陷阱,把我吸進這個夢幻寫實的經驗。一開始,就停不住了……

  一切都從「月光」開始。

  他是任職於金融界的專業經理人,但骨子裡卻住著一個愛登山、愛寫詩的浪漫老靈魂。當有一次不經意地發現,那首他從小耳熟能詳的〈月光小夜曲〉,背後似乎有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傳奇後,他展開了整個故事的追尋──他想要去找一條深埋在宜蘭南澳山區、已被時間與自然湮蓋的「沙韻之路」。對他來說,這是一條「不曾走過的路」,充滿天啟似的召喚不斷誘引著他……

  故事源於七十多年前,在南澳深山,一位十七歲的泰雅少女沙韻.哈勇,幫被徵召到南洋當兵的日籍警員揹行李出來時,不幸失足落水。當時的日籍統治者拿這事故當皇民化教育的題材,為沙韻鑄了一口鐘、作了一首歌、拍了一部電影。然後,這一切又隨著台灣光復淡去,只在蘇花公路旁留下一座說明碑,以及那首〈沙韻之鐘〉——後更名為〈月光小夜曲〉,一首四、五年級以上的人大約聽過、卻多半不知其來由的抒情民歌。

  為了還原這條「沙韻之路」,他常常一個人,跋山涉水,餐風露宿,披荊斬棘,後來則加入愛侶的默默跟隨與陪伴。而藉著問路,他也逐漸認識了一群泰雅族南澳群(Klesan)的大小朋友。該族的歷史,也從這群朋友口中越聊越多。山上的泰雅老獵人成為湮滅古道的最佳嚮導,找路的敏銳天賦與開路的敬業精神讓跟隨者既感動又讚嘆,他也開始學習用獵人的角度,觀察、行走於山間。有一天當他發現,原本夜行山林會忐忑恐懼的他,突然可以戴起頭燈,聽到哪有聲音就往哪裡去,追尋起飛鼠、山羌,而心情是興奮的,山上的黑暗對他來說,變成是掩護,而不再令他害怕時,他知道,不知不覺中,他已被這片山林徹底改造了……

作者簡介

林克孝

  1960年生於新竹。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經濟學博士。
  曾任台証綜合證券總經理,現任台新金控總經理、袖珍博物館董事。

  愛好登山。小學開始跟隨父母登郊山,小五時在阿里山眠月線上看到霧中的森林,聽說森林深處有一株「安楠狄娘」神木,啟動了登高山的興趣。國中開始參加「中華健行登山會」。就讀成功高中時,與學長一起創立登山社,除熱衷冰雪岩的技術攀登外,寒假還挑戰十分難行的「司馬庫斯古道」,並發表紀錄刊登於當時著名的登山雜誌《野外》。大學念台大經濟系,是山社山棍之一,同時也參加其他社團,大二時並擔任現代詩社社長。大四完成玉山東峰北壁攀登,300公尺的高山岩壁攀登是當時的高度紀錄;也和登山友人高銘和等一起設立「攀岩者俱樂部」。留美期間,參加美國著名的Rainier登山學校,並攀登滿佈冰河、高14410呎的Mt. Rainier。

  2002年展開台灣南澳山區的接觸與探索,隔年,在Gon-gulu遇見兩名泰雅,Miso和Momo,鋪展出迄今不絕的泰雅友誼。2004年第一次走完「沙韻之路」,其後又深入該山區不斷探索泰雅遺址。2009年底,以此經歷故事為本,出版了生平第一本書《找路──月光.沙韻.Klesan》(遠流)。


目錄

「沙韻之路」地圖 6

推薦序一升起的故事瓦歷斯.諾幹 8
推薦序二文字的山林張小虹  11
自序 14

1.行前會議 21
沙韻之路 22
月光的遺址──沙韻之鐘 28
不被重視的重要歷史 36
被錯過的事件現場 44

2.踏上旅途 53
莎韻橋下 54
栴檀──苦楝樹下的起點 58
Gon-gulu 65
老武塔──南澳群的邊疆前哨 74
種白菜的獵寮 85
老工寮最後一夜 96
Wuli-giagu 103
山蘇的王國,流興的初遇 112
 「沙韻之鐘」唯一的殘骸  124
懸空的古道  130
哈卡巴里斯,誰堆的石頭? 139
布蕭丸溫泉  154
莫很,夢中豪宅 161
紫色的河與好漢坡 168
Dolas獵寮與好漢坡的路  174
Klesan泰雅胸前的尖刀  183
猴子的溪 190
老獵人與Binan獵寮 198
重返南澳 207
一種台北 215

3.行後聚會 225
火邊的故事 226
獵人vs動物 234
獵與被獵 246
山中恩泰雅緣 251
路有什麼道理? 260

4.也許是這樣的結局──我的沙韻故事 269
泰雅「媽媽」 270

跋 280
懷念彩虹橋彼端的Dokas san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