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中国史地 > 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
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
上一张
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
下一张
prev next

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

作者: 畢來德
出版社: 無境文化
出版日期: 2011-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駁于連》一文於2006年春天在巴黎問世的時候,引起了相當的影響。畢來德用這短短的幾十頁,對法國漢學家于連(Francois Jullien)的治學方法和學術思想提出了一種綜合的批判,並藉由這種批判,反思中西思想的交流。…他認為于連對『中國傳統思想』的闡述是片面的,易令讀者產生誤解,而這種誤解,如果被輿論廣泛接納,就不再是純粹的學術問題了。他同時想告訴法國讀者的是,他與于連的分歧不只是漢學家之間的意見分歧,這分歧也存在於中國知識份子之間。

本書特色

  2006年,《駁于連》(Contre Francois Jullien)一書在法國由Editions Allia出版。Editions Allia的出版品獨樹一幟,較一般口袋書略小的開本、相對平實的價位、跨越古典到現代並且避免長篇大論的選書方向,使得這家出版社廣為一般喜好知識與閱讀的大眾熟知並關注。

  「一般喜好知識與閱讀的大眾」,正是本書作者期待對話的對象。作者的這個想法,甚至表現在文體和出版形式上。在序文中,畢來德就說: 「《駁于連》原來不是發表在專刊上的學術論文,而是在法語區發行的一本精緻的小冊子。這一類戰鬥性的小冊子(pamphlet)在法國思想史上有很多先例…」。

  這個關於出版形式和文體的選擇,與畢來德對於今日眾多「中國研究」學者們的雙重批判,是相呼應的。讀者將可從畢來德的行文中了解到,他不僅批判若干專家以「他異性」之名,去迴避有關「中國」的種種的歷史、現狀及思想可以與其他人類社會間的對話;更批判他們藉由「玄之又玄」的翻譯與詮釋方法,讓「中國研究」成為「中國專家」的禁臠!

  這些批判,來自窮一生之力在思索研究「中國」、為人敬重的「中國專家」之口,必須以一種戰鬥性的異議小冊呈現! 畢來德的大聲疾呼,面對可預見的議論與反擊,需要無比的勇氣。

  雖然亦承襲分潤中國文化,台灣社會這數十年來,其基本價值的改變與對於理想社會的追尋,難道不是對於這個「他異性」絕佳的反証?因此我們相信,這個探索中國的角度,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 是非常值得玩味省思的。

  必須說明的是:這個譯本與法文原著在部分段落有些許的不同。感謝作者畢來德先生對於這個中文譯本的重視與用心,針對中文讀者,增添了多條註釋;並且與譯者周丹穎女士多次深入討論,將若干段落稍加改寫潤飾,讓譯文讀起來更為順暢。

  此外,周丹穎在其專欄[無鄉愁時代]所發表的「譯事」一文(《幼獅文藝》692期,2011年8月號),描述譯者的挑戰與振奮,非常值得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畢來德(Jean Francois Billeter,1939年-)

  瑞士中國思想史學者,日內瓦大學退休教授。1987年日內瓦大學成立中國研究部門,畢來德獲聘為第一位教席教授,並帶領該部門直到1999年退休,其後轉移重心於寫作上。

  畢來德主張打破中國在本質上的他異性(l’alterite fonciere)這個迷思, 「 …跳脫這種迴圈思維,由反向思考,假定人類共同經驗中存有本質上的一致性,然後由此出發,試圖去理解我們研究的現實中國,並盡可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來認知現實… 」。

  其《莊子四講》(Lecons sur Tchouang-tseu, Editions Allia, Paris, 2002),《莊子研究》(etudes sur Tchouang-tseu, Editions Allia, Paris, 2004)正是這種學思態度的體現。2010新修訂版的《論中國書法及其深層基礎》(Essai sur l'art chinois de l'ecriture et ses fondements, Editions Allia, Paris, 2010 )更是藉由探索歧異間的共同基礎以使得理解成為可能。而於2000年出版的《無聲的中國》(Chine trois fois muette, Editions Allia, 2000, 2006)及2006年出版的《駁于連》(Contre Francois Jullien, Editions Allia , 2006)更是從宏觀角度批判中國研究的問題,皆引起熱烈討論。

  繁體中文版《莊子四講》由聯經出版。《無聲的中國》與《駁于連》則由無境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周丹穎

  生於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畢,巴黎第八大學法國文學碩士、博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等。著有《飄浮的眼睛》、《前夏之象》及《英瑪,逃亡者》。近作〈漂流之家〉入選2010九歌年度小說選。目前在巴黎繼續其寫作與研究計畫。


目錄

中文版的一些說明
作者序
駁于連
1.中國
2.哲學
3.內在性
4.選擇之必要
附錄
I.于連著作、譯作目錄
II.評《淮南子》法譯本
III.李贄的〈感慨平生〉
IV.追根究底談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