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文化研究 >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上一张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下一张
prev next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作者: 孫大川
出版社: 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 2010-01-2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90
本店售价: RM32.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七○年代,台灣原住民主體意識覺醒了。
八○年代,原住民相關政策、法律一一制定。
九○年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政治,終於在部落中日益紮根。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關注原住民、族群問題的你,
  請看孫大川如何在彷彿黃昏處境的族群焦慮中,
  一步一腳印,推動完成今日繁茂的族群建構!

  經歷了二十年,台灣已臻至族群關係融合和解的境界嗎?
  本書以歷史、語言、文化與政治為線索,
  討論台灣原住民近代以來法政主體的變遷與發展,
  反映了台灣當前政治中的文化、族群與認同問題,
  並提醒後代持續為夾縫中的族群的存在與發展共同努力。

  這本書記錄了從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九年,作者對原住民文化、社會和政治的觀察和期待,是作者告別二十世紀的紀念。

  以為「時間」是原住民未來命運最大的敵人,瞬息的生滅,淘洗的不只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它也像潮汐一樣,剎那間便沖垮一個民族及文化築起的沙城。

  原住民文化存續的工作,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志業,原住民的存亡,也不完全只是原住民己身之事,它隱涵整個台灣在歷史、空間、族群、文化等問題之重構歷程中各式各樣的組合動力和可能性。

  無論固守在任何位置,仍只是單純地答覆對原住民黃昏處境的焦慮。是一種不甘心,驅策自己、不容自己的「大力入世」的情調。

作者簡介

孫大川

  台東卑南族人。

  一九五三年生於下賓朗(pinaseki)部落,族名巴厄拉邦(paelabang)。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台大中文系畢業。

  曾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民族語言傳播學系系主任。並曾任教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大學等校。

  曾任山海文化雜誌社總策劃及總編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著有《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姨公公》、《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等書。並曾主編中英對照《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叢書十卷本、《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且與日本學者土田滋、下村作次郎等合作,出版日譯本《台灣原住民作家文選》九卷。

  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家筆會會長。


目錄

原住民與台灣的文化政治(再版序)
大力入世,微醺守虛(初版序)

有關原住民母語問題之若干思考
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
語言、權力和主體性的建構
文化多元性與原住民生活輔導間的困擾
部落的組織與溝通
從言說的歷史到書寫的歷史
行政空間與族群認同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
從言說到書寫
探訪原住民的心靈世界
體檢小學教科書中的族群觀
對台灣原住民教育的一些思考
部落工藝的經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