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新絲路:阿拉伯與中國攜手引領世界經濟
新絲路:阿拉伯與中國攜手引領世界經濟
上一张
新絲路:阿拉伯與中國攜手引領世界經濟
下一张
prev next

新絲路:阿拉伯與中國攜手引領世界經濟

作者: 貝哲民
出版社: 梅霖文化
出版日期: 02/04/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90.00
市场价格: RM44.60
本店售价: RM39.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精通英語、阿拉伯語、中文與財經專業,長期旅居中國與中東各地。他以深厚的財經背景與實地觀察,為你解析中國與中東的這條「新絲路」如何繁榮興盛,挑戰西方,征服全世界。

  阿拉伯世界正在崛起,杜拜、敘利亞、阿布達比與開羅的發展耀眼奪目。然而,阿拉伯世界與中國的經貿日益興盛,這種時機絕非巧合。數世紀前,雙方透過知名的「貿易走廊」——絲路——相連結,創造世界最大的貿易中心。本書從不同角度呈現「新絲路」崛起的各個層面。作者深入剖析阿拉伯世界為何會背離歐美,積極與中國共創商機。

  縱然全世界發生了經濟危機,但是阿拉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一飛沖天,與杜拜、上海摩天大樓所編織的天際線,頗能相互呼應。今天中國的崛起扮演著阿拉伯世界的加速器,阿拉伯的油元經濟則透過主權財富基金進行重大基礎建設,發展金融與觀光市場,雙方的交流日益密切,構築了一條現代「新絲路」。

  本書從不同角度呈現「新絲路」崛起的每個層面,這些重大改變包含經濟、文化、媒體等各領域,作者提供讀者一張路線圖,以觀察發生中的世局變化:

  .阿拉伯商人遠渡重洋,將中國義烏等城市轉變為阿拉伯市場的供應地,中國商人則縱橫於杜拜到大馬士革的各城市。

  .中國官員修建清真寺來吸引更多阿拉伯商人,政府運用兩千萬穆斯林人口在語言、文化的優勢,與中東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石油關係。中國的崛起促使了油價急速上漲,中東產油國累積龐大財富,阿拉伯財富基金成為世界金融市場的巨人。

  .全球重心已逐漸移往東方,歐美各國如何忽視這股潮流,失去原有的競爭優勢。

  .「中國成長模式」如何提供「經濟快速成長又兼具社會穩定」的願景,特別是對阿拉伯各國所造成的衝擊。

  .半島電視台如何挑戰西方媒體,成功主導議題;鳳凰衛視、新華社等中文媒體也急起直追,向世界發聲。

  中國和中東的崛起絕非各自獨立的現象,反而是「絲路」共生合作的復甦。作者應用經濟學工具來解讀和對照兩大文明古國的重大經濟事件,也應用文學家細膩的心思,準確而精緻地抓住其間的人際互動,他訪談了無數的官員、企業主管、和平民老百姓,再運用生花妙筆做出合理的論述,讓讀者輕鬆了解伊斯蘭世界和中國崛起、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全球財富和權力的重分配。

作者簡介

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

  貝哲民目前擔任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駐點於香港。在此之前,他曾經是摩根大通(JP Morgan)投資銀行駐香港的資深中國經濟學家。大半輩子旅居於北京、貝魯特、大馬士革、和香港的他一直為外國企業和投資銀行界做分析、寫報告,也定期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和美國CNBC財經新聞台等媒體的專訪,文章和專論更經常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和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貝哲民精通阿拉伯語和中文,過去十五年裡,天天研讀這兩種語言的地方報紙,也經常與當地——從貝魯特到北京——的平民老百姓閒話家常,以及研判分析這兩大地區的經濟資料。他長期浸淫於阿拉伯和中國兩大文化,親身觀察了許多發生在這兩大地區的歷史分水嶺事件。

譯者簡介

蔡宏明

  政大企管系學士,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企管碩士。教過TOEFL、SAT、GMAT十二年餘,在產業界服務三十年,曾擔任過中法合資的達和環保公司總管理處處長、同宏科技公司總經理、達輝光電財務長。其他譯作:《財務決勝負》、《花旗銀行個人財富管理手冊》、《讓財富自動流進你的口袋》、《破除舊思維建立管理新觀念》、《金融海嘯》、《逆勢翻升》等書。